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華盛頓考慮在機場出入境使用生物識別技術強化身份認證和黑名單管理,拉開了生物識別技術在機場應用的帷幕。
2006年,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蘇光大教授便開始嘗試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公安、機場等領域進行嘗試。同年,重慶江北機場也宣布開AMLP-5075+始人臉識別技術的驗證工作。但是直到2008年夏天,當英國希思羅機場宣布將采用人臉識別技術時,國內的機場推進進程依舊遙遙無期。
2009年,北京首都機場啟用人臉識別系統,用于員工身份核驗,是國內率先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機場。與之匹配的是存有個人信息的磁卡感應證件,員工需要先刷卡再使用人臉識別,識別系統在確認來者與磁卡中的信息吻合后,發出了“吱”的一聲,這讓機場員工順利地通過安檢口,進入工作區。
2013年1月,臺灣桃園機場將人臉識別用于出入境自助通關,是國內首個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入出境管理的機場。
大陸首個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出入境自助通關的是沈陽桃仙機場。
這一時期,國內有許多學者和機場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探索了人臉識別技術在機場場景應用的一些基本需求和問題。但由于當時傳統的人臉識別技術效果并不理想,遠遠不能滿足機場對識別速度、準確率、抗干擾性等各方面的要求。
2012年-2014年間,日本在機場啟用人臉識別的工作AMLP-5075+經歷了驗證、暫停、重啟的過程,最終在2017年7月落地,側面驗證了當時技術與實際使用需求之間的脫節,導致久久不能落地。
第二階段 馬航破局,機場安防急劇變革
2014年,“馬航事件”中,兩名乘客使用國際刑警組織數據庫里的失竊護照登上一架國際航班,讓人們對有關證件檢查與身份核驗的程序感到十分擔心。這再次促使機場和航空公司對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重視起來,人臉識別技術至少可以在視頻監控、安檢、登機環節分級校對身份。
國內部分機場上線人臉識別技術情況一覽
此時,2006年重新興起的深度學習開始取得突破,識別效果飛速上升,從實驗室走向了業界。強烈的需求和較好的識別性能,促使了民航總局和機場開始對人臉識別技術的大規模落地進行嘗試。
2014年7月,南京祿口機場首次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機場登機,但這個時候登機口只是顯示采集的旅客信息,并不能實現自動通關。此后各個地區的機場都進行了為數不少的人臉識別系統驗證,摸索適合機場應用的方式。
2016年7月,深圳寶安機場首次將人臉識別系統嵌入到機場安檢信息系統。標志著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機場所接納。
2016年12月,銀川機場成為全國首個全面正式上線人臉識別系統的機場,在航站樓出入口、安檢口、VIP客戶休息室、登機口、出入港廊橋等場景進行了切合實際業務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機場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務品質,從安全、運營、管理、服務等多角度全面智能化。
進入2017年,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機場急劇增加,呈現井噴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還是將其用于安檢通關,表明機場對這項新技術的應用相當謹慎,對其它場景的應用呈觀望和試用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