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6807是一款高側電流感應的高亮度LED驅動控制器,設計運用于高效驅動由高于LED正向導通電壓的電源供電的單個或多個串聯LED。該裝置的運作是在6V到35V之間,提供了一個外部可調的高達1A的輸出電流。根據電力供應的電壓和外部元件,可以提供高達25瓦的輸出功率。
CL6807包括輸出開關和一個高側的輸出電流傳感電路, 可利用外部電阻器來設定的平均輸出電流或由精心設計的直流電壓或PWM信號來加載ADJ腳來調節輸出電流。在ADJ腳上加低于0.5V的電壓將關斷輸出電流和開關動作,使該芯片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CL6807的封裝為SOT89-5。
特點:
◆ 極少的外圍器件數
◆ 寬輸入電壓范圍:6V至35V
◆ 高達1A的輸出電流
◆
開關控制及亮度的直流電壓控制和PWM控制由單腳實現
◆ 輸出電流準確性可達±5%
◆
內建的LED開路保護
◆高達95%的效率
◆高測電流感應
◆遲滯控制,無需補償
應用:
◆LED替換低壓鹵素燈應用
◆汽車照明
◆ 低壓照明工業
◆
LED后備照明
◆ 發亮標志
◆ 緊急照明系統
◆ 液晶電視背光
中國半導體產業在大踏步前進,同時也遭到了海外競爭對手全方位的狙擊,我們該如何應對?SEMI(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認為,當務之急是減少不理智的高調宣傳。要向外界講清楚中國半導體產業市場化運作的邏輯,以及中國發展半導體的正當性,要讓外界明白,中國只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的一個合作伙伴,盡最大的可能去消減全球彌散的中國威脅論。
澎湃新聞:中國半導體引起歐美政府的各種關照,中國半導體該如何應對?
居龍:我們跟國際水平的距離要認清,這個產業已經有50年歷史,但中國十幾年前幾乎沒有什么半導體產業。中芯國際今年是第18年,他們前期也是非常艱苦。總之,國內跟國外差距還是挺大。設計都是一樣的。在這十年是比較快速的發展。但是以制造來講,我們的芯片設計進步不少,但以制造來講,國內比較先進的晶圓廠跟國際最領先的廠的差距還是很大。要想進步,必須要有國際合作,但是國際合作現在又受阻,并購幾乎不可能。除非那些很小的公司,或者技術比較落后的標的。我們要在全球做溝通,跟產業界溝通,講清楚中國崛起的真相。讓大家不要真的以為有什么中國威脅論,要講明白中國是尋求合作開放的市場,在努力融入全球半導體業的生態圈。這是很重要,很有價值的角色。
澎湃新聞:海外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基金有很多非議,如何應對?
居龍:國家對于半導體的支持力度不會減少,只會加強,大基金二期即將推出,但我們還得強調,這個行業需要技術交流,尤其國際合作。有一些產業技術含量一般,努力一下可以做到很好。但半導體是非常難的產業,好在中國有很大市場,可以吸引很多企業過來。不過這種投入會被媒體過度報道,引起海外不必要的反彈。這個產業很重要,是國家最高的戰略,所以很容易造成中國威脅論,導致外界的圍堵和牽制。我們必須要有智慧,媒體的宣傳要務實一些,要低調一些。
澎湃新聞:你們作為行業協會,在國際上如何講中國半導體的故事?
居龍:我會告訴外界,大基金投資是很市場化的,他們的決策由投審會決定。我們要如實又低調地向他們講清楚,中國半導體是怎么回事。當然也不能卑躬屈膝,我們發展半導體產業是有正當性的,我們的國民經濟,有發展半導體的需求,國家發展后自然要推動高科技提升。一個國家提升經濟質量是正常的事,所以就有這么多的進口貿易。重點是不要講高調的話,要有政治敏感。其實中國就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的一個伙伴,中國的的確確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需求是市場產生的,不是誰規劃的。
海外的溝通很重要,我在國外也講了很多場,基本是扮演這個角色。因為我們是第三方,人家聽了比較容易聽得進去。今天假如大基金的管理層出去講,中國半導體是為創新型企業投資,沒有多少人買賬。
澎湃新聞:產業競爭這么激烈,溝通能產生什么效果?
居龍:我們一定要明白,中國半導體在技術上追趕世界先進,雖然已經有人才,也能得到有些公司的授權。但是人家也在往前跑,三星、海力士、臺積電這些企業進步也很快,所以我們必須要吸引國際人才,更多地參與國際技術合作。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是難免的,但競爭可以讓產業更有動力,這是市場規則,當然競爭也有麻煩,現在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大公司彼此之間不停牽扯壟斷之類的問題,但也在不斷合作,這就必須要有溝通。現在國內企業一般還不具備海外溝通能力,我在國外就知道,國外的企業都對中國的看法是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光伏產業、平板顯示產業中國企業顯示出很強的實力,在半導體里中國會把行業變成什么樣子,所以他們很難不采取一些措施來圍堵中國企業,但是溝通比不溝通要好。各家公司有自己的策略,大部分應用要保持優勢,它也會尋求一些合作。海外的追趕逆襲有很多例子,一些日本公司在初期無聲無息,但只要一出來就很厲害,也會被美國孤立,那時候反彈也很大,但日本媒體并沒有怎么做報道,沒有說怎么自己厲害之類的話。
澎湃新聞:外企在中國建廠能帶來核心技術嗎?
居龍:外企來中國不會把最核心技術,最主要的研發團隊拿過來,這個可以理解。我們的華為也不會把最核心的東西放到海外。外企在這邊成立研發中心,雖然核心IP不會拿過來,但的確在做研發。我去三星參觀,一進門就給一個有定位芯片的卡,你走到哪里他們都知道,讓你清楚不能亂跑,他知道你到過哪里。在辦公室這樣的地方會讓你帶手機,但其他地方就不行,有些公司會把移動通訊設備的所有接口貼起來,把攝像頭貼起來。所以大家對這塊都很重視。
澎湃新聞:半導體行業投了很多項目,你有什么建議?
居龍:一定要關注創新,但不能被忽悠,有些海歸的項目做個三五年就要投幾十億,錢投下去東西做不出來。畢竟他們經驗還不夠,人是很聰明,但半導體不像解數學題那么簡單,半導體牽涉太廣。像半導體制造,有那么多環節,這個難度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牽涉到電子、電機、光學、力學、材料等等很多學科,要把全部能力整合起來,這個門檻非常高,要持續地投入,不是可以馬上改善的事。
澎湃新聞:地方政府用什么來吸引半導體企業入駐?
居龍:我們接觸到很多地方政府,大家都有投資熱情,有些地方政府還挺務實,畢竟是要真金白銀投入。他們做招商引資,我們也會跟他們聊這個事情,讓他們了解產業。有的機構為政府寫報告,寫一大堆,然后說建議什么。各地都在競爭,都要發展汽車電子,因為這是最好的產業。但能不能做得起來,真的不知道,還是要量力而為。政府選企業,企業選政府,這是雙向的,有的地方政府為了吸引企業會給什么政策,但是企業過去也會有自己的考量,這個地方去能不能做成?
澎湃新聞:假如政府給企業的優惠大到一定程度,理性抵制不了這個誘惑的時候,企業會不會為了補貼做表面文章呢?
居龍:你講得沒錯,要是誘惑太大了,企業就會不理性,可能會僅僅為了補貼就過去,而不管理性或非理性。競爭有很多方面,譬如兩個地方都會給企業開出很好的條件,這邊提出一個優惠,那邊也跟進,但是這邊是區領導出來談話,那邊如果是市領導出來談話就不一樣了。有些公司找人才,小地方就不考慮,那些制造型企業,如果地方政府提供很多地就有吸引力,有些也有補貼。到底哪個的吸引力更大很難講,但認識領導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總之他們會做很多評估的。這個行業需要比較集中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