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5241降壓、恒流、高效率的高亮度 LED 驅動器一級代理原裝現貨 QX7138 QX5241 QX9920 QX9921 QX9924
QX5241通過一個外接電阻設定輸出電流,最大輸出電流可達5A;電流檢測
精度最高可達±1%;外圍只需很少的元件就可實現降壓、恒流驅動功能,并可以通
過DIM引腳實現輝度控制功能。具有高的抑制比;其電感電流紋波為20%,
且最高工作頻率可達1MHz。
QX5011特別適合寬輸入電壓范圍的
應用,其輸入電壓范圍從5.5V到40V;而
工作溫度范圍從-20C 到85 C
QX5241采用小的SOT23-6封裝。
特點最大輸出電流:5A
高效率:98%
深圳市鑫意誠電子有限公司 聯系人:胡生 手機13380343102
電話:0755-28186792 QQ:277487044
主營LED照明驅動IC,車燈驅動IC,MOS管等電子元件。
在中國市場,排在小米前面的華為和OPPO、vivo,除了慣用的技能(鋪渠道+營銷)外,各自有自己獨特的優勢:OPPO、vivo接地氣的系統打法,華為的技術研發能力。相比小米在2017年后逆轉的"小勝",華為實現了"大勝";相比小米在印度、東南亞市場做得不錯,華為進入了歐美主流市場。而且,伴隨著時間的繼續往前,有可能華為的優勢會更大。
為何會這樣?原因是由渠道拓展+渠道帶來的紅利,洼地很快也很容易被填平;而由技術創新帶來的紅利,卻隨著時間的推移,優勢會越來越大。至少在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消失,無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新零售),渠道紅利能挖掘的空間已經有限。
如果把小米和一些傳統企業相比,小米有技術創新能力么?當然有。小米更好的技術和設計能力,可以把很多行業重新做一遍,讓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產品。如果把小米和蘋果、三星、華為相比,小米的技術沉淀和創新能力就要差很多。可以說,小米的命掌握在合作伙伴手里;這句話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無論口頭上如何表達,真實的情況是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保險。
小米經常能拿出一些創新作為宣傳的點,比如護眼屏、NFC功能、全陶瓷機身、全面屏。這些創新當然也值得贊揚,但如果非得用"革命性"之類的詞去描繪,就言過其實了。芯片、處理器是更重要的核心技術,這方面小米提及很少。至于小米自主研發的澎湃S1芯片,不妨查查小米手機的配置,是否自己用上了。
小米一直以零售公司作為學習的對象,被提及最多的是Costco(好市多)。當然,Costco確實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如果雷軍對小米的期望是200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顯然不應該把自己往零售公司的方向靠。營收5000億美元的沃爾瑪,市值2600多億美元。被雷軍追捧的Costco,營收1300億美元,市值1000億美元。而原先電商零售起家的亞馬遜,到現在已經是一家技術公司;其營收1779億美元,市值高達9200億美元。
可以對比一下技術研發投入,2017年亞馬遜投入的技術研發費用是226億美元,市場費用是101億美元。2017年小米收入是1146億元,投入的技術研發費用是31.5億元,市場營銷方面的支出是52.3億元。2017年,華為收入6036億元,研發費用支出897億元。是市場技術驅動還是市場營銷驅動,從費用支出看一目了然,小米的研發占收入的比為2.74%,亞馬遜為12.7%,華為是14.9%。
時至今日,小米是一家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創新公司,而不是一家以用戶為中心的技術創新型公司,這會阻礙小米成為一家更偉大的公司。核心支撐點不強,又無邊界拓展業務;好不容易從2016年的至暗時刻爬出來的小米,又走向了更大的至暗時刻。前車之鑒的聯想集團,有著比小米更大的營收,渠道鋪設得也非常好,國際化也做得不錯,到現在只有500多億港元的市值。這背后是,聯想集團對于多元化的過度追求,而對沉淀技術極為漠視:2017/2018財年,聯想集團收入454億美元,研發費用支出12.73億美元,占比2.8%。
2009年中國3G牌照發放,2010年雷軍創立小米;順勢而為的小米抓住了中國3G/4G帶來的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在5G即將來臨的今天,小米如果還沉迷于商業模式創新,不大幅加大研發投入,忽略了核心技術的沉淀的話;5G到來之時,小米將迎來第二次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