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317MSTT3G正品原裝進口現貨
封裝:SOT-223
批號:20+
品牌:ON/安森美
產品屬性
屬性值
搜索類似
制造商:
ON Semiconductor
產品種類:
線性穩壓器
RoHS:
詳細信息
安裝風格:
SMD/SMT
封裝 / 箱體:
SOT-223-3
輸出端數量:
1 Output
極性:
Positive
輸出電壓:
1.2 V to 37 V
輸出電流:
500 mA
輸出類型:
Adjustable
最大輸入電壓:
40 V
最小輸入電壓:
4.2 V
最小工作溫度:
0 C
最大工作溫度:
+ 125 C
負載調節:
1.5 %/V
線路調整率:
0.07 %/V
系列:
LM317M
封裝:
Cut Tape
封裝:
MouseReel
封裝:
Reel
高度:
1.57 mm
長度:
6.5 mm
寬度:
3.5 mm
商標:
ON Semiconductor
PSRR/紋波抑制—典型值:
80 dB
產品類型: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s
子類別:
PMIC - Power Management ICs
單位重量:
112 mg
產品已找到。
要顯示類似產品,至少選中一個復選框
快充協議難以統一,受商業、文化等多種因素影響
來源:華強電子網作者:Hobby時間:2020-12-25 14:45
快充協議因素
華為近期發布的Mate 40系列新品搭載了最高50W無線快充,與小米10U并列成為了市面上最高功率的手機無線充電。從有線快充實現120W后,手機廠商對于快充上的突破點可能會轉移到無線快充上,但目前各大廠商都采用了自家協議,而WPC主推的標準Qi協議目前仍只最高支持15W,那么協議的多樣化會使得無線快充普及更加舉步維艱嗎?
快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智能手機性能與電池技術發展速度不協調。在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多、性能越來越強、屏幕越來越大的同時,功耗當然也隨之暴漲,為了保證續航時間,制造商不得不在手機內塞入更大的電池。
但塞入更大的電池,也就意味著要占用更多手機內部空間,以及導致手機不得不加厚加重。但作為隨身設備,手機不可能無休止地增加重量與厚度,因此,為了彌補續航不足,手機廠商采用了加快手機充電速度的方法,縮短充電時間來“曲線救國”,降低用戶在充電過程中的等待,希望能擺脫用戶的續航焦慮。
而近幾年,有線快充的競爭也異常激烈,充電功率從20W到現在最高可以達到120W,僅僅只用了4年時間。目前,有線快充功率已經幾乎達到物理極限,繼續提高的空間并不大。另一方面,隨著手機廠商積極推廣,手機無線充電的需求也正在逐漸突顯。
今年蘋果推出的iPhone 12系列,就能夠支持最高功率15W的無線充電;華為Mate40系列最高則能夠支持高達50W的無線充電功率,達到與有線充電相近的充電速度;今年10月,小米甚至公布了80W無線充電技術。不過要注意的是,上述例子基本都是基于私有協議,比如iPhone需要使用蘋果的MagSafe磁吸充電板才能夠達到15W充電功率,而Mate 40系列同樣需要搭配華為自家的無線充電器才能夠實現50W充電功率。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所有5W以上的無線充電技術基本上都是使用私有協議,即意味著不同品牌的手機等移動設備與不同的充電設備并不能兼容,無法進行無線快充。
對于市面上會出現多種充電協議的原因,在媒體交流會上接受《華強電子》采訪時,某半導體公司市場經理張慶峰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從Qi的標準來講,為什么大家會有私有化協議?因為第一個標準為能夠做到統一,第二個目前Qi標準不能達到整個充電功率,比如還不能達到40W甚至更高的要求。另外很多手機廠商為了作出差異化也是原因之一。”
“有了Qi 1.3的無線充電身份鑒權之后,對整個產業鏈、生態系統,保護品牌廠商、消費者,其實都是有非常大的好處。所以WPC也是順應了市場和客戶的要求,很及時地針對這方面做了對現有標準的一個補充。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這是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將來所有其它的充電方式可能都會往這個方向去做借鑒和參考。”
Qi標準是由無線充電聯(WPC)起草建立的一個無線充電標準協議,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無線充電設備都建立在兼容Qi協議上。但Qi協議最大的問題在于其支持的充電功率最高只能達到15W,與目前市面上動輒30W以上的無線充電技術差距頗大,這也是促使各大手機廠商開發自有無線充電協議的重要原因。
而據張慶峰介紹,WPC可能會在未來一到兩年內推出新的Qi標準,最高或能夠支持60W無線充電功率,似乎這對于各大手機廠商的私有協議會造成不小沖擊。隨著Qi標準的完善,未來無線充電協議是否能夠實現統一?
以有線快充領域作為參考,早在2018年USB標準化組織推出的USB PD 3.0協議就已經實現支持最大100W的充電功率,且PD 3.0的PPS規范已經包含了高通QC 3.0/4.0、聯發科PE 2.0/3.0、OPPO VOOC、華為SuperCharge等標準,同樣有著統一標準的趨勢。但截至目前為止,手機廠商在充電頭方面依然只能適配自有快充協議,并不能通用。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手機廠商自身對產品差異化方面的考慮,快充協議在兩到三年內將難以看到統一。
無線充電面臨的情況也一樣。IDT無線充電產品系統應用高級總監Rui Liu表示:“自蘋果加入WPC聯盟,并推出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iPhone 8/iPhone X以后,確實對Qi標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國內很多手機廠家對快充和無線充電都非常感興趣。”
“但這并不意味著無線充電協議標準能夠在幾年內得到統一,因為即使在Qi協議內部,各手機廠商對無線快充的定義不一樣。比如7.5W對蘋果來說已經是快充了,但是對國內動輒擁有4000-5000mA電池的手機來說,7.5W確實比較尷尬。”Rui Liu補充道。
易沖無線商業拓展總監賀大瑋也認為Qi標準很難統一,他表示,在今天的時間節點下,5W是大家一定會遵守的無線充電協議。但是在5W以上,每個品牌手機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協議一定會出現差異化。另一方面,從文化的角度上來看,賀大瑋認為國內外對無線充電的需求也影響到標準的統一。
“由于文化差異問題,美國人對于無線充電的要求是方便即可,不刻意追求功率和效率;而中國人追求的充電速度更快,所以中國手機廠商追求的是性能的差異化,功率的差異化。這就導致Qi標準很尷尬,盡管Qi已經對5-15W的協議做了明確定義,但是大于5W的無線充電大家都用自己的私有協議。當無線充電的私有協議以功率為標準的時候,Qi的標準就很難統一。”賀大瑋解釋道。
“由于文化差異問題,美國人對于無線充電的要求是方便即可,不刻意追求功率和效率;而中國人追求的充電速度更快,所以中國手機廠商追求的是性能的差異化,功率的差異化。這就導致Qi標準很尷尬,盡管Qi已經對5-15W的協議做了明確定義,但是大于5W的無線充電大家都用自己的私有協議。當無線充電的私有協議以功率為標準的時候,Qi的標準就很難統一”
不過,張慶峰對于無線充電標準統一化的態度較為樂觀,他表示:“目前市場狀況是,每家都符合Qi的標準,但是每家都會加入自己的私有協議在里面。這樣會導致標準變得非常零散,也會引入很多兼容性和互通性的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只要WPC標準統一了,充電功率能夠像規劃的那樣一步一步達到很高的充電功率,滿足客戶的要求,又很好地解決了兼容性和互通的問題,并能夠保證所有WPC組織里面的廠商共同的利益,防止假冒山寨的產品出現的話,我覺得大家會采用WPC的標準去完成整個無線充電產業鏈的布局和拓展。”
總而言之,在無線快充方面,目前Qi協議作為最通用的標準,已經有比較廣泛的應用,但由于目前功率方面Qi并不能支持大部分手機廠商的需求,因此才會出現各種私有協議。而未來Qi能夠支持更大的充電功率后,或許會與PD協議殊途同歸,在各家實現兼容Qi的同時,私有協議作為提供差異化的性能與通用協議共存或許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