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8T129V-85PM1正品原裝進口現貨
M48T129V-85PM1封裝:DIP32
M48T129V-85PM1批號:20+
M48T129V-85PM1品牌:ST/意法
制造商:
STMicroelectronics
產品種類:
實時時鐘
RoHS:
詳細信息
安裝風格:
Through Hole
封裝 / 箱體:
PDIP-32
RTC 總線接口:
Parallel
時間格式:
HH:MM:SS
電池備用開關:
Backup Switching
RTC 存儲容量:
1 MB
電源電壓-最大:
3.6 V
電源電壓-最小:
3 V
最小工作溫度:
0 C
最大工作溫度:
+ 70 C
封裝:
Tube
功能:
Calendar, Clock, NV Timekeeping, Watchdog Timer
系列:
M48T129
商標:
STMicroelectronics
產品類型:
Real Time Clocks
子類別:
Clock & Timer ICs
單位重量:
2.215g
長江存儲首次量產64層3D NAND 技術追趕重于市場價值
來源:華強電子網作者:Hobby時間:2019-10-10 16:26
長江存儲量產市場價值
9月初,在上海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舉行前夕,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宣布開始量產基于Xtacking架構的64層256GB TLC 3D NAND閃存 ,而這也是中國首次實現64層3D NADA閃存芯片的量產。產品將應用于固態硬盤、嵌入式存儲等主流市場應用。
在NAND Flash市場中,三星、東芝、鎂光、SK海力士、西部數據、英特爾這六家企業長期壟斷著全球99%以上的份額。據編者了解,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全球市場占有率前二的三星和東芝甚至合計占領超過50%的NAND Flash市場份額。而縱觀整個NAND Flash市場,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過新的玩家,特別是進入3D NAND時代后,技術門檻的提高讓許多NAND Flash芯片的后來者望而卻步。
作為后來者的長江存儲,其實早在2018年,就已經量產了32層3D NAND閃存芯片。然而在2018年,各家的64層、72層3D NAND閃存已經是主打產品,早已全面鋪貨,落后一代的差距使得當時長江存儲并沒有引起業界關注。
而去年的閃存暴跌,各大廠商延緩了96層3D NAND的擴產計劃,從而導致了3D NAND的技術升級進展放緩。盡管目前,96層3D NAND已經有部分廠商開始批量出貨,但市場上產品并不多,暫時還是由64層3D NAND芯片占據主流市場。因此,這就給長江存儲帶來了一次絕佳的趕超機會。
在NAND閃存市場,技術創新才是第一生產力,各家閃存生產商都在比拼著存儲顆粒的單位容量密度和I/O讀寫速度。據編者了解,長江存儲本次量產的64層3D NAND采用了自主研發的Xtacking的堆棧架構,不同于其他市面上的NAND閃存產品,它可實現在兩片獨立的晶圓上分別加工外圍電路和存儲單元,從而大幅提高儲存密度。而在I/O速度方面,官方宣稱Xtacking技術能夠大幅提升NAND I/O速度到3Gbps,而三星在去年7月宣布量產的第五代64層V-NAND 3D堆疊閃存I/O速度僅為1.4Gbps。
但截至目前為止,長江存儲并沒有公開具體產品的I/O速度,也沒有實際產品在市面上發布,所以,這個數據還有待商榷。參考當年轟動一時的英特爾3D XPoint技術,官方說法為"性能和可靠性是普通閃存的1000倍,容量密度是內存的10倍"。然而,在后來的實測中,證實理論值與實際值相差甚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三星已經量產第六代136層V-NAND 3D堆疊閃存,對比之下,三星領先的幅度可想而知。
況且,與DRAM市場不同,盡管六大廠商占據99%以上的份額,但存儲芯片市場的競爭一向十分激烈。即使近年閃存價格暴跌,市場遇冷,頭部廠商們仍然不遺余力地致力于新技術的推進。三星為了進一步鞏固其領先的優勢,在今年已經宣布投資70億美元在西安設廠,并在研發方面還將加大投入;SK海力士也宣布投資約1.22萬億韓元用于加強合作伙伴公司和半導體生態系統的關系。
因此,長江存儲目前面臨的處境依然很嚴峻,畢竟相比其他廠商,長江存儲目前還是處于"只出不入"的階段。再加上目前閃存市場還處于低迷的狀態,在64層3D NAND閃存芯片量產后,長江存儲當務之急便是如何盡快取得市場份額。
雖然業界人士都普遍看好明年的NAND閃存市場,但從三星等巨頭擴張產線的動作來看,顯然他們都已經準備好即將到來的新一輪需求,將進一步釋放產能,供過于求的狀況可能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樣一來,對于長江儲存而言可能并不是好事,市場價格低迷使得價格優勢不再適用。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長江存儲最快明年將跳過96層直接進入128層3D NAND閃存的生產,這將有望接近甚至追趕上國際先進水平。屆時,也許才是國產儲存芯片能夠真正跟國際大廠一決高下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