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負電荷通過銀電極注人到單晶
發布時間:2019/4/15 21:22:23 訪問次數:1346
電致發光于1936年由G Des⒒au首次觀察到,而有機電致發光的研究始于19臼年,早期的報道來自于M,Pope研究組和R。E.Ⅵs∞研究組,主要實驗是在微米(10~20um)厚度的蒽單晶片兩側加直流高壓(不小于4Oo,觀測到藍光發射;另外,W HdⅡch和W G schnoder對毫米厚度(1~5m⑴的蒽晶體施加SO~1000V的高壓,觀測到藍色發光現象四,這些研究工作的示意圖見圖5,1。
圖5.1蒽單晶實驗中的電極,或者是通過將銀膠粘貼于蒽單晶的上下表面形成,或者是將蒽單晶上下表面分別涂抹高濃度蒽/鈉的四氫呋喃σHF)溶液(可形成蒽負離子)和高濃度蒽/三氯化鋁的硝基甲烷溶液(可形成蒽正離子),再與正負電極相連獲得。當施加很高電壓時,正負電荷通過銀電極注人到單晶,或者通過蒽正負離子注入到單晶,部分正負離子可在一個蒽分子上復合形成激子,激子的輻射躍遷產生藍光發射。
電致發光于1936年由G Des⒒au首次觀察到,而有機電致發光的研究始于19臼年,早期的報道來自于M,Pope研究組和R。E.Ⅵs∞研究組,主要實驗是在微米(10~20um)厚度的蒽單晶片兩側加直流高壓(不小于4Oo,觀測到藍光發射;另外,W HdⅡch和W G schnoder對毫米厚度(1~5m⑴的蒽晶體施加SO~1000V的高壓,觀測到藍色發光現象四,這些研究工作的示意圖見圖5,1。
圖5.1蒽單晶實驗中的電極,或者是通過將銀膠粘貼于蒽單晶的上下表面形成,或者是將蒽單晶上下表面分別涂抹高濃度蒽/鈉的四氫呋喃σHF)溶液(可形成蒽負離子)和高濃度蒽/三氯化鋁的硝基甲烷溶液(可形成蒽正離子),再與正負電極相連獲得。當施加很高電壓時,正負電荷通過銀電極注人到單晶,或者通過蒽正負離子注入到單晶,部分正負離子可在一個蒽分子上復合形成激子,激子的輻射躍遷產生藍光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