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樂曲發生器設計
發布時間:2007/8/28 0:00:00 訪問次數:636
姜田華 (杭州商學院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 浙江 杭州)
1 概 述
隨著EDA技術的進展,基于可編程ASIC的數字電子系統設計的完整方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且以EDA技術為核心的能在可編程ASIC上進行系統芯片集成的新設計方法,也正在快速地取代基于PCB板的傳統設計方式。
與利用微處理器(CPU或MCU)來實現樂曲演奏相比,以純硬件完成樂曲演奏電路的邏輯要復雜得多,如果不借助于功能強大的EDA工具和硬件描述語言,僅憑傳統的數字邏輯技術,即使最簡單的演奏電路也難以實現。如何使用EDA工具設計電子系統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本設計在美國ALTERA公司MAX + plusⅡ的EDA軟件平臺上,使用層次化設計方法,實現了樂曲發生器的設計。樂曲選取《梁祝》中化蝶部分,其簡譜如圖1所示。
2 音符與頻率的關系
我們知道,組成樂曲的每個音符的發音頻率值及其持續的時間是樂曲能連續演奏所需的2個基本要素,首先讓我們來了解音符與頻率的關系。
樂曲的12平均率規定:每2個八度音(如簡譜中的中音1與高音1)之間的頻率相差1倍。在2個八度音之間,又可分為12個半音,每2個半音的頻率比為12√2。另外,音符A(簡譜中的低音6)的頻率為440Hz,音符B到C之間、E到F之間為半音,其余為全音。由此可以計算出簡譜中從低音l至高音1之間每個音符的頻率,如表1所示。
產生各音符所需的頻率可用一分頻器實現,由于各音符對應的頻率多為非整數,而分頻系數又不能為小數,故必須將計算得到的分頻數四舍五入取整。若分頻器時鐘頻率過低,則由于分頻系數過小,四舍五入取整后的誤差較大;若時鐘頻率過高,雖然誤差變小,但會增加分頻器的分頻級數。實際的設計應綜合考慮兩方面的因素,在盡量減小頻率誤差的前提下取合適的時鐘頻率。本文設計的樂曲發生器選取6MHz的基準頻率。若無6MHz的時鐘頻率,則可以先分頻得到6MHz或換一個新的基準頻率。實際上,只要各個音符間的相對頻率關系不變,演奏出的樂曲聽起來都不會"走調"。
化蝶簡譜中各音符對應的分頻系數如表2所示。為了減小輸出的偶次諧波分量,最后輸出到揚聲器的波形應為對稱方波,因此在到達揚聲器之前,有一個二分頻的分頻器。表2中的分頻系數是從6MHz頻率二分頻得到的3MHz頻率基礎上計算得出的。由于最大的分頻系數為9101,故采用14位二進制計數器已能滿足分頻要求。
每個音符持續的時間是樂曲能連續演奏所需的另一個基本要素。化蝶的最小的節拍為1/4拍,將1拍的時間長度定為1s,則只需要再提供一個4Hz的時鐘頻率即可產生1/4拍的時長。演奏的時間控制通過記錄來完成,對于占用時間較長的節拍(一定是1/4拍的整數倍,如2/4拍),只需將該音符連續記錄2次即可。
3 層次化設計
我們在美國AI。TERA公司MAX + plusⅡ的EDA軟件平臺上,使用層次化設計手段,實現了化蝶樂曲發生器的設計。圖2為化蝶樂曲發生器的頂層電路。
音符的頻率可以由PUI。SE元件的輸出SPEAK獲得,這是一個數控分頻器,由其CLK 6MHz端輸入6MHz脈沖信號,分頻比由預置輸入端D[13..0]決定。輸出為方波信號,其頻率為3 000 000/(1+D[13..0]),單位為Hz。
音符的持續時間需根據樂曲的速度及每個音符的節拍數來確定,TABLE元件首先是為PULSE元件提供決定所發音符的分頻預置數,而此數停留的時間即為此音符的節拍值。在TABLE元件中設置了一個8位二進制計數器(計數最大值為138),這個計數器的計數頻率選為4 Hz,所以每一計數值的停留時間為0.25s,即四四拍的4分音符持續時間。例如,化蝶樂曲的第一個音符?quot;低音3"(1拍),停留的時間需用4個計數時鐘節拍,即1s。相應地,所對應的"低音3"音符分頻預置值為9 100,其值在AF[13..0]輸出端停留了1s。隨著TABLE元件中的計數器按4Hz的時鐘速率作加法計數時,化蝶樂曲就開始連續自然地演奏起來了。
底層元件的VHDL邏輯描述如下:
--PULSE元件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pulse IS
PORT(clk:INSTD_LOGIC; 一一待分頻時鐘
d:IN STD_LOGIC_VECTOR(13 DOWNTO 0);
--分頻預置數輸入
fout:OUTSTD_LOGIC); 一一發音輸出
END pulses
ARCHITECTURE behav OF pulse IS
SIGNAL count : STD_LOGIC-VECTOR(13DOWNTO 0
姜田華 (杭州商學院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 浙江 杭州)
1 概 述
隨著EDA技術的進展,基于可編程ASIC的數字電子系統設計的完整方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且以EDA技術為核心的能在可編程ASIC上進行系統芯片集成的新設計方法,也正在快速地取代基于PCB板的傳統設計方式。
與利用微處理器(CPU或MCU)來實現樂曲演奏相比,以純硬件完成樂曲演奏電路的邏輯要復雜得多,如果不借助于功能強大的EDA工具和硬件描述語言,僅憑傳統的數字邏輯技術,即使最簡單的演奏電路也難以實現。如何使用EDA工具設計電子系統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本設計在美國ALTERA公司MAX + plusⅡ的EDA軟件平臺上,使用層次化設計方法,實現了樂曲發生器的設計。樂曲選取《梁祝》中化蝶部分,其簡譜如圖1所示。
2 音符與頻率的關系
我們知道,組成樂曲的每個音符的發音頻率值及其持續的時間是樂曲能連續演奏所需的2個基本要素,首先讓我們來了解音符與頻率的關系。
樂曲的12平均率規定:每2個八度音(如簡譜中的中音1與高音1)之間的頻率相差1倍。在2個八度音之間,又可分為12個半音,每2個半音的頻率比為12√2。另外,音符A(簡譜中的低音6)的頻率為440Hz,音符B到C之間、E到F之間為半音,其余為全音。由此可以計算出簡譜中從低音l至高音1之間每個音符的頻率,如表1所示。
產生各音符所需的頻率可用一分頻器實現,由于各音符對應的頻率多為非整數,而分頻系數又不能為小數,故必須將計算得到的分頻數四舍五入取整。若分頻器時鐘頻率過低,則由于分頻系數過小,四舍五入取整后的誤差較大;若時鐘頻率過高,雖然誤差變小,但會增加分頻器的分頻級數。實際的設計應綜合考慮兩方面的因素,在盡量減小頻率誤差的前提下取合適的時鐘頻率。本文設計的樂曲發生器選取6MHz的基準頻率。若無6MHz的時鐘頻率,則可以先分頻得到6MHz或換一個新的基準頻率。實際上,只要各個音符間的相對頻率關系不變,演奏出的樂曲聽起來都不會"走調"。
化蝶簡譜中各音符對應的分頻系數如表2所示。為了減小輸出的偶次諧波分量,最后輸出到揚聲器的波形應為對稱方波,因此在到達揚聲器之前,有一個二分頻的分頻器。表2中的分頻系數是從6MHz頻率二分頻得到的3MHz頻率基礎上計算得出的。由于最大的分頻系數為9101,故采用14位二進制計數器已能滿足分頻要求。
每個音符持續的時間是樂曲能連續演奏所需的另一個基本要素。化蝶的最小的節拍為1/4拍,將1拍的時間長度定為1s,則只需要再提供一個4Hz的時鐘頻率即可產生1/4拍的時長。演奏的時間控制通過記錄來完成,對于占用時間較長的節拍(一定是1/4拍的整數倍,如2/4拍),只需將該音符連續記錄2次即可。
3 層次化設計
我們在美國AI。TERA公司MAX + plusⅡ的EDA軟件平臺上,使用層次化設計手段,實現了化蝶樂曲發生器的設計。圖2為化蝶樂曲發生器的頂層電路。
音符的頻率可以由PUI。SE元件的輸出SPEAK獲得,這是一個數控分頻器,由其CLK 6MHz端輸入6MHz脈沖信號,分頻比由預置輸入端D[13..0]決定。輸出為方波信號,其頻率為3 000 000/(1+D[13..0]),單位為Hz。
音符的持續時間需根據樂曲的速度及每個音符的節拍數來確定,TABLE元件首先是為PULSE元件提供決定所發音符的分頻預置數,而此數停留的時間即為此音符的節拍值。在TABLE元件中設置了一個8位二進制計數器(計數最大值為138),這個計數器的計數頻率選為4 Hz,所以每一計數值的停留時間為0.25s,即四四拍的4分音符持續時間。例如,化蝶樂曲的第一個音符?quot;低音3"(1拍),停留的時間需用4個計數時鐘節拍,即1s。相應地,所對應的"低音3"音符分頻預置值為9 100,其值在AF[13..0]輸出端停留了1s。隨著TABLE元件中的計數器按4Hz的時鐘速率作加法計數時,化蝶樂曲就開始連續自然地演奏起來了。
底層元件的VHDL邏輯描述如下:
--PULSE元件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pulse IS
PORT(clk:INSTD_LOGIC; 一一待分頻時鐘
d:IN STD_LOGIC_VECTOR(13 DOWNTO 0);
--分頻預置數輸入
fout:OUTSTD_LOGIC); 一一發音輸出
END pulses
ARCHITECTURE behav OF pulse IS
SIGNAL count : STD_LOGIC-VECTOR(13DOWNTO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