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紹強化碰撞的概念
發布時間:2014/8/25 20:58:05 訪問次數:4863
下面介紹強化碰撞的概念。這就是當發送數據的站一旦發現發生了碰撞時,除了立即停止發送數據外,M101C還要再繼續發送32比特或48比特的人為干擾信號(jamming signal),以便讓所有用戶都知道現在已經發生了碰撞(圖3-18)。對于10 Mb/s以太網,發送32(或48)比特只需要3.2(或4.8)us。
從圖3-18可以看出,A站從發送數據開始到發現碰撞并停止發送的時間間隔是TB。A站得知碰撞已經發生時所發送的強化碰撞的干擾信號的持續時間是乃。圖中的B站在得知發生碰撞后,也要發送人為干擾信號,但為簡單起見,圖3-18沒有畫出B站所發送的人為
干擾信號。發生碰撞使A浪費時間TB+乃。可是整個信道被占用的時間還要增加一個單程端到端的傳播時延z.。因此總線被占用的時間是T+乃+T。
以太網還規定了幀間最小間隔為9.6 Lis,相當于96比特時間。這樣做是為了使剛剛收到數據幀的站的接收緩存來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幀的準備。
根據以上所討論的,可以把CSMA/CD協議的要點歸納如下:
(1)準備發送:適配器從網絡層獲得一個分組,加上以太網的首部和尾部(見本章的3.4.3節),組成以太網幀,放入適配器的緩存中。但在發送之前,必須先檢測信道。
(2)檢測信道:若檢測到信道忙,則應不停地檢測,一直等待信道轉為空閑。若檢測到信道空閑,并在96比特時間內信道保持空閑(保證了幀間最小間隔),就發送這個幀。
(3)在發送過程中仍不停地檢測信道,即網絡適配器要邊發送邊監聽。這里只有兩種可能性:
一是發送成功:在爭用期內一直未檢測到碰撞。這個幀肯定能夠發送成功。發送完畢后,其他什么也不做。然后回到(1)。
二是發送失敗:在爭用期內檢測到碰撞。這時立即停止發送數據,并按規定發送人為干擾信號。適配器接著就執行指數退避算法,等待,倍512比特時間后,返回到步驟(2),繼續檢測信道。但若重傳達16次仍不能成功,則停止重傳而向上報錯。
以太網每發送完一幀,一定要把已發送的幀暫時保留一下。如果在爭用期內檢測出發生了碰撞,那么還要在推遲一段時間后再把這個暫時保留的幀重傳一次。
下面介紹強化碰撞的概念。這就是當發送數據的站一旦發現發生了碰撞時,除了立即停止發送數據外,M101C還要再繼續發送32比特或48比特的人為干擾信號(jamming signal),以便讓所有用戶都知道現在已經發生了碰撞(圖3-18)。對于10 Mb/s以太網,發送32(或48)比特只需要3.2(或4.8)us。
從圖3-18可以看出,A站從發送數據開始到發現碰撞并停止發送的時間間隔是TB。A站得知碰撞已經發生時所發送的強化碰撞的干擾信號的持續時間是乃。圖中的B站在得知發生碰撞后,也要發送人為干擾信號,但為簡單起見,圖3-18沒有畫出B站所發送的人為
干擾信號。發生碰撞使A浪費時間TB+乃。可是整個信道被占用的時間還要增加一個單程端到端的傳播時延z.。因此總線被占用的時間是T+乃+T。
以太網還規定了幀間最小間隔為9.6 Lis,相當于96比特時間。這樣做是為了使剛剛收到數據幀的站的接收緩存來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幀的準備。
根據以上所討論的,可以把CSMA/CD協議的要點歸納如下:
(1)準備發送:適配器從網絡層獲得一個分組,加上以太網的首部和尾部(見本章的3.4.3節),組成以太網幀,放入適配器的緩存中。但在發送之前,必須先檢測信道。
(2)檢測信道:若檢測到信道忙,則應不停地檢測,一直等待信道轉為空閑。若檢測到信道空閑,并在96比特時間內信道保持空閑(保證了幀間最小間隔),就發送這個幀。
(3)在發送過程中仍不停地檢測信道,即網絡適配器要邊發送邊監聽。這里只有兩種可能性:
一是發送成功:在爭用期內一直未檢測到碰撞。這個幀肯定能夠發送成功。發送完畢后,其他什么也不做。然后回到(1)。
二是發送失敗:在爭用期內檢測到碰撞。這時立即停止發送數據,并按規定發送人為干擾信號。適配器接著就執行指數退避算法,等待,倍512比特時間后,返回到步驟(2),繼續檢測信道。但若重傳達16次仍不能成功,則停止重傳而向上報錯。
以太網每發送完一幀,一定要把已發送的幀暫時保留一下。如果在爭用期內檢測出發生了碰撞,那么還要在推遲一段時間后再把這個暫時保留的幀重傳一次。
上一篇:使用集線囂的星形拓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