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店采購網:虧損的網站 盈利的媒體
發布時間:2009/8/24 9:40:27 訪問次數:432
在廣州的辦公室里,36歲的中國酒店采購網總經理王愛良聲音帶著一些疲憊:“我們不能算成功,其實在這個行業成功的媒體營業額應當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而我們只有五六百萬元,網站業務還在虧損。”
中國酒店采購網每天會有2萬多個頁面的訪問量,雖然其訪問量遠遠比不上大眾網站,但是在酒店采購行業,卻可以排在第一位。
2008年年底,中國酒店采購網獲得了一筆500萬元的風險投資。在酒店采購領域諸多競爭對手中,中國酒店采購網是唯一一家獲得風險投資的企業,也是最有希望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王愛良透露,他們很快就會和一家國內著名平臺企業進行排他性合作,投資方為此將再投入幾千萬元巨資,原因就是看好他們未來的成長。
基因
王愛良原來是一名記者,從1999年開始,他一直供職于一家有影響力的酒店經理人雜志。
雜志定位非常高端,只關注五星級以上酒店,在圈子里非常成功,有50多名員工,年營業收入幾百萬元。王后來做到這個雜志的副社長。
但是,王愛良對這個雜志的定位總存在著些許不滿:為什么只做高端,那么多中低端酒店的需求為什么不考慮?既然廣告主要來自于酒店采購部門,那還在雜志上空談酒店如何經營,酒店文化如何建設干嗎?
做酒店行業媒體的人都知道,酒店行業的需求其實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把產品(比如房間、會議室)銷售出去,另一方面是采購。為了提高銷售,酒店需要在大眾媒體而不是專業媒體上打廣告,只有采購,酒店才會在專業媒體上打廣告。
王愛良分析,他所在的媒體是專業媒體,廣告客戶的主體自然是酒店采購部門。看清這一點,在說服不了同事的情況下,他決定自己單干,專做采購供需資訊。
2003年,王愛良建立了網站,同時開始做一份報紙,用來支撐網站經營。“報紙用的是國際刊號,但是這不妨礙我們每周幾萬份的發行量。”
事實證明,王愛良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他離開的那本雜志,現在也開始向他學習,增設一些采購方面的欄目和報道。王愛良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了這個行業。
平衡
雖然酒店采購行業規模不大,但如果把餐飲業包括進來,整個酒店餐飲行業的采購規模卻不小。據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酒店餐飲業總體采購規模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目前國內的賓館、飯店,包括低檔的旅館住宿企業有30多萬家,而與住宿行業密切相關的餐飲企業則超過了380萬家。為了擴大銷售,王愛良想到的辦法是報網結合。《中國酒店采購報》為12開、40個版的周報,一頁廣告的價碼大致1萬元左右。在這份報紙上,王愛良主要上四星、五星級飯店的采購廣告。而在網絡上,利用網絡容量無限的特點,他以很低的收費刊登供需信息。網站和報紙互為補充。
在網絡上,王愛良的基本銷售手法是出租商鋪。目前,在他的網站上有7萬多家餐飲住宿企業注冊了商鋪,而他們中的大多數注冊的是免費商鋪,只有幾百家注冊的是付費用戶。
付費用戶最低收費是每年2200元,這些用戶可以在中國酒店采購網上發布在限制條數以內的產品信息、軟文和招聘信息。而vip用戶的費用是25000元/年,一般都是大飯店集團。他們有免費在網上開采購會的權利,也可以得到中國酒店采購網的協助,開辦線下采購會,但是線下采購會的費用需要企業自理。
目前,中國酒店采購網有20多名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就是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供應商,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工作,也非常繁瑣。因為酒店需求產品種類包羅萬象,而不同的質量有不同的價格,比如酒店采購的毛巾,需要繡上自己的logo時,字數不同、筆畫不同價格都不一樣,這使得產品沒有標準化的可能,增加交易達成的難度,必須要人力才能完成。
王愛良坦承,網站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每年都至少要花上百萬元,造成網站虧損。由于報紙部門有20多名員工,每年盈利比較多,因此兩者合計,公司還能保證盈利。
“但網站是我們的基礎平臺,不可或缺,盡管耗費巨大,但戰略上必須投入。”王愛良認為,網站帶來了很大影響,而中國酒店采購網能走到今天,網站的功勞是巨大的。
勾連
中國酒店采購網在經營上的另外一個方法是組織采購經理俱樂部,并且讓采購經理們定期聚會。
王愛良介紹,目前國內四星、五星級賓館不足1500家,每一家賓館一般都有五六名工作人員負責酒店采購。而這些采購人員中,只有采購部經理才是他們俱樂部的會員。當然,三星級以下賓館如果有相應負責采購的人員,也可以加入。
“每個城市都有采購經理,但是他們聯誼的機會很少。他們在采購上往往是自己閉門造車,其實很需要交流行業信息。”王愛良認為,雖然供應商有時請采購經理吃飯,但是供應商請客畢竟忌諱,采購經理很少因此碰面,而他組織的俱樂部就成為他們溝通的好地方。在深圳、廣州、杭州、南京、上海等華東、華南地區,中國酒店采購網往往一年舉行一次以上的采購經理聚會。
在聚會上,王愛良也組織討論一些讓采購經理感興趣的話題,比如三文魚如何保鮮,請人做一些小講座,這些都得到了采購經理的歡迎。“這些人對我們的業務非常關鍵,如果能和他們搞好關系,獲得他們的支持,那么我們的業務沒什么不好做的。”王愛良感慨。
與人們印象中采購經理是“肥差”不同,現在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顧客都需要個性化服務,這就要酒店增大開支。然而酒店的收費多年來并沒有多少變化,采購成本指標并沒有上調。在這種情況下,采購經理往往都承擔了很大的壓力,很需要溝通經驗。
如果這種需求和聚會上推銷的產品找到結合點,自然容易被采購經理接受。賓館都需要裝一個顧客床頭的燈光、電視控制臺,而傳統的控制臺是機械裝置,一個成本要2000多元。一家公司設計了電子裝置,不僅小巧,而且成本僅1000多元。王愛良和這家公司一起在采購經理聚會上講解這種新產品,結果采購經理饒有興趣。畢竟在現在賓館業激烈競爭的年代,采購經理都希望找到新產品降低開支,完成自己的采購指標。像這種推介今后有可能會成為網站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在廣州的辦公室里,36歲的中國酒店采購網總經理王愛良聲音帶著一些疲憊:“我們不能算成功,其實在這個行業成功的媒體營業額應當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而我們只有五六百萬元,網站業務還在虧損。”
中國酒店采購網每天會有2萬多個頁面的訪問量,雖然其訪問量遠遠比不上大眾網站,但是在酒店采購行業,卻可以排在第一位。
2008年年底,中國酒店采購網獲得了一筆500萬元的風險投資。在酒店采購領域諸多競爭對手中,中國酒店采購網是唯一一家獲得風險投資的企業,也是最有希望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王愛良透露,他們很快就會和一家國內著名平臺企業進行排他性合作,投資方為此將再投入幾千萬元巨資,原因就是看好他們未來的成長。
基因
王愛良原來是一名記者,從1999年開始,他一直供職于一家有影響力的酒店經理人雜志。
雜志定位非常高端,只關注五星級以上酒店,在圈子里非常成功,有50多名員工,年營業收入幾百萬元。王后來做到這個雜志的副社長。
但是,王愛良對這個雜志的定位總存在著些許不滿:為什么只做高端,那么多中低端酒店的需求為什么不考慮?既然廣告主要來自于酒店采購部門,那還在雜志上空談酒店如何經營,酒店文化如何建設干嗎?
做酒店行業媒體的人都知道,酒店行業的需求其實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把產品(比如房間、會議室)銷售出去,另一方面是采購。為了提高銷售,酒店需要在大眾媒體而不是專業媒體上打廣告,只有采購,酒店才會在專業媒體上打廣告。
王愛良分析,他所在的媒體是專業媒體,廣告客戶的主體自然是酒店采購部門。看清這一點,在說服不了同事的情況下,他決定自己單干,專做采購供需資訊。
2003年,王愛良建立了網站,同時開始做一份報紙,用來支撐網站經營。“報紙用的是國際刊號,但是這不妨礙我們每周幾萬份的發行量。”
事實證明,王愛良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他離開的那本雜志,現在也開始向他學習,增設一些采購方面的欄目和報道。王愛良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了這個行業。
平衡
雖然酒店采購行業規模不大,但如果把餐飲業包括進來,整個酒店餐飲行業的采購規模卻不小。據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酒店餐飲業總體采購規模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目前國內的賓館、飯店,包括低檔的旅館住宿企業有30多萬家,而與住宿行業密切相關的餐飲企業則超過了380萬家。為了擴大銷售,王愛良想到的辦法是報網結合。《中國酒店采購報》為12開、40個版的周報,一頁廣告的價碼大致1萬元左右。在這份報紙上,王愛良主要上四星、五星級飯店的采購廣告。而在網絡上,利用網絡容量無限的特點,他以很低的收費刊登供需信息。網站和報紙互為補充。
在網絡上,王愛良的基本銷售手法是出租商鋪。目前,在他的網站上有7萬多家餐飲住宿企業注冊了商鋪,而他們中的大多數注冊的是免費商鋪,只有幾百家注冊的是付費用戶。
付費用戶最低收費是每年2200元,這些用戶可以在中國酒店采購網上發布在限制條數以內的產品信息、軟文和招聘信息。而vip用戶的費用是25000元/年,一般都是大飯店集團。他們有免費在網上開采購會的權利,也可以得到中國酒店采購網的協助,開辦線下采購會,但是線下采購會的費用需要企業自理。
目前,中國酒店采購網有20多名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就是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供應商,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工作,也非常繁瑣。因為酒店需求產品種類包羅萬象,而不同的質量有不同的價格,比如酒店采購的毛巾,需要繡上自己的logo時,字數不同、筆畫不同價格都不一樣,這使得產品沒有標準化的可能,增加交易達成的難度,必須要人力才能完成。
王愛良坦承,網站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每年都至少要花上百萬元,造成網站虧損。由于報紙部門有20多名員工,每年盈利比較多,因此兩者合計,公司還能保證盈利。
“但網站是我們的基礎平臺,不可或缺,盡管耗費巨大,但戰略上必須投入。”王愛良認為,網站帶來了很大影響,而中國酒店采購網能走到今天,網站的功勞是巨大的。
勾連
中國酒店采購網在經營上的另外一個方法是組織采購經理俱樂部,并且讓采購經理們定期聚會。
王愛良介紹,目前國內四星、五星級賓館不足1500家,每一家賓館一般都有五六名工作人員負責酒店采購。而這些采購人員中,只有采購部經理才是他們俱樂部的會員。當然,三星級以下賓館如果有相應負責采購的人員,也可以加入。
“每個城市都有采購經理,但是他們聯誼的機會很少。他們在采購上往往是自己閉門造車,其實很需要交流行業信息。”王愛良認為,雖然供應商有時請采購經理吃飯,但是供應商請客畢竟忌諱,采購經理很少因此碰面,而他組織的俱樂部就成為他們溝通的好地方。在深圳、廣州、杭州、南京、上海等華東、華南地區,中國酒店采購網往往一年舉行一次以上的采購經理聚會。
在聚會上,王愛良也組織討論一些讓采購經理感興趣的話題,比如三文魚如何保鮮,請人做一些小講座,這些都得到了采購經理的歡迎。“這些人對我們的業務非常關鍵,如果能和他們搞好關系,獲得他們的支持,那么我們的業務沒什么不好做的。”王愛良感慨。
與人們印象中采購經理是“肥差”不同,現在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顧客都需要個性化服務,這就要酒店增大開支。然而酒店的收費多年來并沒有多少變化,采購成本指標并沒有上調。在這種情況下,采購經理往往都承擔了很大的壓力,很需要溝通經驗。
如果這種需求和聚會上推銷的產品找到結合點,自然容易被采購經理接受。賓館都需要裝一個顧客床頭的燈光、電視控制臺,而傳統的控制臺是機械裝置,一個成本要2000多元。一家公司設計了電子裝置,不僅小巧,而且成本僅1000多元。王愛良和這家公司一起在采購經理聚會上講解這種新產品,結果采購經理饒有興趣。畢竟在現在賓館業激烈競爭的年代,采購經理都希望找到新產品降低開支,完成自己的采購指標。像這種推介今后有可能會成為網站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上一篇:北京啟動商標質押融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