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企業轉型
發布時間:2012/2/13 10:54:48 訪問次數:591
全球ict市場上競爭格局和贏利路徑也正在被改變。以時尚著稱的日韓品牌,擅長技術的美國企業,以品質制勝的歐洲產品,都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蘋果的沖擊。中國ict企業業已開啟從低端向高端轉型,從制造向服務轉型,從粗放經營向精細化管理、向現代管理理念轉型的過程。甚至,人們對蘋果產品出自“血汗工廠”的質疑,也促使“中國制造”的代工模式被重新審視,促使中國ict企業將社會責任嵌入到經營戰略之中。 2010年以來,iphone、ipad的相繼問世,成就了蘋果這家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企業,使其超越埃克森美孚,成為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同時,蘋果引發的“蝴蝶效應”也攪動了全球ict市場格局——松下、索尼、日立等日系消費電子企業的業績集體下滑,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移動終端“帝國”遭遇戰略迷失,惠普、微軟等進入戰略調整期。轉型,業已成為中國ict企業的必然之選。
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間的界限已經模糊。蘋果的產品及其引發的“蝴蝶效應”,加速了信息終端的技術和功能融合,加速了通信服務、計算服務和內容服務的融合。某項技術或某種模式的壟斷,讓位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成為未來ict企業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飽受缺乏核心技術之苦的中國ict企業,既面臨“缺芯少屏沒面子”的挑戰,也面臨商業模式創新和重塑國際競爭優勢的機遇,融合性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蘋果天生就是個“攪局者”。
1976年,apple i原型機在喬布斯的車庫開發完成。在向惠普推介碰壁后,喬布斯等人在愚人節這天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新公司主推apple i產品。
1981年,ibm推出個人電腦并獲得巨大成功。三年后,apple macintosh發布。隨即,蘋果制作了廣告片《1984》在全美影院放映。“1984不是1984”的廣告詞,讓蘋果公司建立起致力于砸碎信息壟斷和信息獨裁的形象,掀起了信息去中心化、個人化的浪潮。
此后,蘋果與ibm、微軟等it巨頭分分合合,公司經營起伏跌宕:1991年蘋果與ibm結成聯盟,ibm為蘋果開發risc處理器,即power pc;1997年蘋果與微軟結盟,將微軟ie瀏覽器集成到蘋果操作系統中;1998年蘋果宣布重新贏利。 宏觀經濟向內涵式發展轉型。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從創立到躍居上市公司市值榜首的30多年中,蘋果不乏里程碑式的產品,也不乏生死抉擇的窘境,而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支撐了蘋果的持續發展。經歷了30多年改革開放的中國ict產業,正在從速度和規模型向耐力和效益型轉變,正在從機會主義模式向常態模式轉變。“穩中求進”的基調,要求ict企業提升持續贏利能力,加速調整業務結構,重構其在國內國際競爭中的優勢。
隨著蘋果電視( itv)的問世,因蘋果這只“蝴蝶”而引發的“龍卷風”,正在襲向電視技術、產品、內容服務領域,或引發ict企業向智能電視領域滲透。但戰略轉型是一個企業進化的過程,考驗的是企業在研發管理、產品創新、人才梯隊、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只有在這些方面走在轉型的前面,企業才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全球ict市場上競爭格局和贏利路徑也正在被改變。以時尚著稱的日韓品牌,擅長技術的美國企業,以品質制勝的歐洲產品,都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蘋果的沖擊。中國ict企業業已開啟從低端向高端轉型,從制造向服務轉型,從粗放經營向精細化管理、向現代管理理念轉型的過程。甚至,人們對蘋果產品出自“血汗工廠”的質疑,也促使“中國制造”的代工模式被重新審視,促使中國ict企業將社會責任嵌入到經營戰略之中。 2010年以來,iphone、ipad的相繼問世,成就了蘋果這家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企業,使其超越埃克森美孚,成為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同時,蘋果引發的“蝴蝶效應”也攪動了全球ict市場格局——松下、索尼、日立等日系消費電子企業的業績集體下滑,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移動終端“帝國”遭遇戰略迷失,惠普、微軟等進入戰略調整期。轉型,業已成為中國ict企業的必然之選。
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間的界限已經模糊。蘋果的產品及其引發的“蝴蝶效應”,加速了信息終端的技術和功能融合,加速了通信服務、計算服務和內容服務的融合。某項技術或某種模式的壟斷,讓位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成為未來ict企業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飽受缺乏核心技術之苦的中國ict企業,既面臨“缺芯少屏沒面子”的挑戰,也面臨商業模式創新和重塑國際競爭優勢的機遇,融合性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蘋果天生就是個“攪局者”。
1976年,apple i原型機在喬布斯的車庫開發完成。在向惠普推介碰壁后,喬布斯等人在愚人節這天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新公司主推apple i產品。
1981年,ibm推出個人電腦并獲得巨大成功。三年后,apple macintosh發布。隨即,蘋果制作了廣告片《1984》在全美影院放映。“1984不是1984”的廣告詞,讓蘋果公司建立起致力于砸碎信息壟斷和信息獨裁的形象,掀起了信息去中心化、個人化的浪潮。
此后,蘋果與ibm、微軟等it巨頭分分合合,公司經營起伏跌宕:1991年蘋果與ibm結成聯盟,ibm為蘋果開發risc處理器,即power pc;1997年蘋果與微軟結盟,將微軟ie瀏覽器集成到蘋果操作系統中;1998年蘋果宣布重新贏利。 宏觀經濟向內涵式發展轉型。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從創立到躍居上市公司市值榜首的30多年中,蘋果不乏里程碑式的產品,也不乏生死抉擇的窘境,而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支撐了蘋果的持續發展。經歷了30多年改革開放的中國ict產業,正在從速度和規模型向耐力和效益型轉變,正在從機會主義模式向常態模式轉變。“穩中求進”的基調,要求ict企業提升持續贏利能力,加速調整業務結構,重構其在國內國際競爭中的優勢。
隨著蘋果電視( itv)的問世,因蘋果這只“蝴蝶”而引發的“龍卷風”,正在襲向電視技術、產品、內容服務領域,或引發ict企業向智能電視領域滲透。但戰略轉型是一個企業進化的過程,考驗的是企業在研發管理、產品創新、人才梯隊、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只有在這些方面走在轉型的前面,企業才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上一篇:印度高院吊銷122張手機牌
熱門點擊
- 領航四核時代 華碩變形平板
- 神州數碼“智慧城市”
- 馬濤 ——職業生涯路
- 雅虎董事會重組
- 戴爾:以收購推動增長
- 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產值
- 2011中關村十大年度人物
- 2012年十款性能最佳的觸屏智能手機
- ICT企業轉型
- 分析9.7寸面板出貨情況
推薦電子資訊
- PPS影音 3.1版本功能上線
- 新版的PPS影音3.1中,產品對整個UI的部分結構進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