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關1微米技術
發布時間:2018/5/16 9:57:31 訪問次數:1310
- 51電子網公益庫存:
- 30WQ03FN
- S-1000N18-N4T1G
- N25Q128A13ESF40E
- M1530DM-LF-Z
- 1.5SMC47AT3G
- 40TPS12PBF
- M25P10-AVMN6P
- 93LC56C-I/SN
- QCA8334-AL3C
- X9110TV14IZ-2.7T1
- 0435003.KRHF
- 93AA66AT-I/OT
- ZCAT2132-1130
- P30NS15LFP
- L5970D013TR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河北籍學生張錫綸從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焦作工學院畢業,作為一名專業為冶煉學的稀缺人才,他被上海的一家煉鋼廠錄用。抗戰爆發后,上海工業大規模西遷,張錫綸也隨著大部隊輾轉來到了戰時陪都重慶。他工作的煉鋼廠被并入國民政府軍事工業系統,成為隸屬兵工署的第21兵工廠。
1945年抗戰勝利后,兵工署派遣大量人員奔赴全國,接管侵華日軍遺留下的軍械廠,張錫綸也隨同事來到南京,接收位于雨花臺附近的的日本野戰造兵廠,并在此建立了兵工署第60兵工廠。此時的張錫綸已經是業內有名的煉鋼專家,他在南京立業安家,與相識多年的女友成婚,1948年,他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取名張汝京。http://zl1688-1.51dzw.com
淮海戰役結束之后,解放軍兵鋒逼近長江,粟裕的三野第八兵團已經隔江駐扎在南京對岸,第60兵工廠開始緊急撤往臺灣。已經是國軍上校長官的張錫綸,自知絕對不能留在大陸,于是他和家人帶著尚在襁褓之中的張汝京,跟隨著遷廠的大部隊,于1949年初的一個鉛云密布的清晨,在南京下關登船,啟程前往臺灣高雄。
除了自己的一大家子人之外,張錫綸還帶走了兵工廠里兩百多位年輕的冶金學徒。在啟程前,不少學徒的父母如托孤一般懇求張錫綸,請求他照顧好孩子。在這之后的幾十年里,張錫綸一直做到兵工廠資深高層,同時也像大家長一般照顧著兩百多位年輕人,幫他們就學成家立業,這些年輕的孩子長大后結婚,張錫綸永遠都是證婚人。
不滿一歲就被帶到臺灣的張汝京,長大后讀書成績優異,一路考上臺灣大學,并之后前往美國留學,先后取得工程學碩士和電子學博士的學位。1977年,29歲的張汝京入職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并加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集成電路的發明人杰克·基爾比(jack kilby)的團隊。在德州儀器,張汝京從研發設計工程師做起,一干就是二十年。
從60年代開始,華人就在美國半導體行業嶄露頭角,天才工程師和卓越企業家不斷涌現。張汝京在德州儀器的頂頭上司邵子凡博士,就是全球最頂級的芯片制造工廠建設專家。在邵子凡的提攜和栽培下,張汝京迅速成長,前后參與了9個大型芯片廠的建設,遍布美國、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地,成為業內公認的“建廠高手”。
由于張汝京的事業重心落在美國,張錫綸和妻子劉佩金在退休之后均搬到美國居住。跟無數從大陸撤至臺灣的老一輩一樣,張錫綸夫婦也是家國情結極重的人,時刻牽掛著祖國大陸。在張汝京事業蒸蒸日上,成為全球芯片行業知名的建廠專家之后,張錫綸問了兒子這樣一個問題:“你什么時候去大陸建廠?”http://zl1688-1.51dzw.com
父親的問題,在90年代末迎來了解答的契機。1997年,在德州儀器工作了20年之后,張汝京提前退休。經過一段短暫的大陸行之后(后文會提及),他在老朋友的支持下回到臺灣擔創辦了世大半導體,并迅速做到量產和盈利。在此期間,張汝京已經做好了在大陸建設芯片工廠的詳細計劃:世大第一廠和第二廠建在臺灣,第三廠到第十廠全部放在大陸。
世事難料,迅速崛起的世大引起了行業龍頭臺積電的警惕。就在張汝京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世大的大股東在張汝京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與臺積電秘密協商,在2000年1月將公司作價50億美金賣給了臺積電。張汝京事后才知曉此事,自知在合并后的新公司里難有立足之地,于是毫不拖泥帶水,在收購完成后的第二天便辭職,決定北上大陸再次創業。
憑借著業內的名氣和世大的成功經驗,張汝京迅速聚攏起一批人才和資金,并開始著手選擇廠址。2000年那會的芯片行業,遠不如現在這般炙手可熱。不過在上海,他們受到了熱情接待,時任市長徐匡迪親自出馬,帶他們來到遍布農田的浦東腹地,向張汝京展示了上海為他們規劃建廠的大片土地。
2001年4月,在這個叫做張江高科的地方,張汝京的新工廠中芯國際成立了。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兩個名字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占據極重的分量。
1949年,張錫綸帶著200名冶金學徒,從南京撤至高雄,建立了規模龐大的高雄六0兵工廠;2000年,張汝京帶領300名芯片工程師,從臺北來到上海,建立了大陸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基地。
歷史在張家父子兩代人之間,完成了一個輪回,但張汝京和中芯國際的艱難歷程,以及背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芯酸往事,才剛剛拉開帷幕。 http://zl1688-1.51dzw.com
中國第一批走入中國芯片發展史的,是蘇聯式軍事工業和科研體系內的院所專家們,他們從50年代開始建設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和工業體系,可以總結為一句話:用蘇聯的體系和中國的人才,來追美國的影子。
說是追美國的影子并不為過,集成電路行業本身就是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1958年9月12日,張汝京日后的上司杰克·基爾比(jack kilby)在德州儀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成功地實現了把電子器件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的構想。1959年7月,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在仙童公司突破了集成電路的平面制作工藝,為大規模工業量產奠定了基礎。
基爾比和諾伊斯被并成為集成電路的發明者,在他們大放異彩的年代,中國人正在經歷“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而這時大洋彼岸的硅谷已經顯露雛形,仙童、intel、amd等大批公司相繼在50-60年代成立。與美國對應的是,中國在1960年成立了以中科院半導體所為代表的大批研究機構,并在全國建設數十個電子廠,初步搭建了中國半導體工業的“研發+生產”體系。
這套體系最初能夠緊追美國,得益于一批回到新中國的半導體人才,如黃昆、謝希德、王守武、高鼎三、吳錫九、林蘭英、黃敞等前輩大師。在他們的帶領下,蹣跚起步的中國半導體行業做了兩大貢獻:一是保障了“兩彈一星”等一批重大軍事項目的電子和計算配套;二是為中國建立了一套橫跨院所和高校的半導體人才培養體系。
但在產業化方面,成就卻寥寥可數。1977年7月,鄧小平邀請30位科技界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座談會,半導體學界靈魂人物王守武發言說:“全國共有600多家半導體生產工廠,其一年生產的集成電路總量,只等于日本一家大型工廠月產量的十分之一。”一句話就把改開之前中國半導體行業成就和家底,概括地八九不離十。
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屬難得。王守武是美國普渡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文革中被停職批斗,備受誣蔑和誹謗;中國半導體物理的奠基人謝希德,被整成走資派后,每天工作是掃廁所;而拉出中國第一根硅單晶棒的林蘭英,父親因為做過國民黨的縣黨部書記,被造反派在火車上毆打致死,林蘭英自己也受屈辱。http://zl1688-1.51dzw.com
幾十年后回顧這段歷史,總是有人試圖用一句“無私奉獻”將他們的這些經歷一筆帶過,并喜歡大聲質問芯片從業人員:你們為何不效仿前輩們舍身忘我的啃干糧精神?
改革開放之后,打開國門的中國人猛然發現,美日的半導體產業也已經將中國遠拋身后,差距在10年以上,韓臺也在迅速超過中國。但除了少數專家外,上至廟堂高管,下至平民百姓,國人對這種差距和追趕的難度普遍認識不足,比如在1977年,總設計師問王守武:“你們一定要把大規模集成電路搞上去,一年行嗎?”
領導的殷切關懷,催生了中國獨特的產學研模式:通過運動式的集中攻關,來突破某一項技術。這種方式在不考慮成本和良率的軍工領域內是有效的,如兩彈一星,但在產業化和民用化方面,基本上是死路一條。時至今日,中國集成電路學界領很多“達到國際水平”的成果,只具備“展示和驗收”功能:一經專家評審會通過,就束之高閣生銹落灰,極少走向市場。
531戰略是在1986年針對“七五”提出的,即“普及5微米技術、研發3微米技術,攻關1微米技術”,并在全國多點開花建設集成電路制造基地。從1986年到1995年,陸續誕生了無錫華晶、紹興華越、上海貝嶺、上海飛利浦、和首鋼nec等五家公司。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首鋼nec的誕生和失敗。
首鋼涉足芯片制造是在1991年,那會兒的首鋼是北京的牛逼單位,財大氣粗不差錢,掌門人周冠五更是連中央領導都不放眼里。1991年12月,首鋼喊出了“首鋼未來不姓鋼”的口號,跨界芯片,與nec成立合資公司,技術全部來自于nec,工廠“對著日本圖紙生產”。盡管nec提供的技術不算先進,但恰逢行業景氣,1995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9個多億。
受此激勵,首鋼準備再接再厲。2000年12月,首鋼找了一家美國公司aos,合資成立“華夏半導體",投資13億美金做8英寸芯片,技術來源于aos。但很快,2001年it泡沫導致全球芯片行業低迷,aos跑得比兔子還快,華夏半導體沒了技術來源,很快夭折,而與nec的合資公司也陷入虧損。2004年,首鋼基本退出芯片行業。
這是大型企業受地方政府“鼓勵”跨界做芯片的第一個案例,未來還會不斷重演。據說首鋼當年規劃的轉型方向只有地產做的還不錯,這種強烈對比蘊含的道理,足夠很長時間來玩味和琢磨。http://zl1688-1.51dzw.com
面對越拉越大的差距,1990年9月電子工業部又決定啟動“908工程”,想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方面有所突破,目標是建成一條6英寸0.8~1.2微米的芯片生產線。項目由無錫華晶承擔,芯片技術則向美國朗訊購買,但最終結果是:行政審批花了2年,技術引進花了3年,建廠施工花了2年,總共7年時間,投產即落后,月產量也僅有800片。
嚴重虧損的華晶只能尋求外部幫助。曾經創辦茂矽電子的臺灣人陳正宇當時正在尋找機進度大陸,便與華晶談判,拿下了委托管理的合同。為了改造華晶,陳正宇求助于老朋友張汝京。張汝京當時剛從德州儀器退休,他來到無錫后,僅用了半年時間(1998年2月-8月)就完成任務,改造后的華晶于1999年5月達到盈虧平衡,項目才得以驗收。
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908工程”,使中國半導體又浪費了5年的寶貴時間。在無錫華晶還卡在0.8微米無法量產時,海外主流制程已經達到了0.18微米,差距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1995年,電子工業部又提出實施“909工程”,投資100億人民幣,由上海華虹承擔,與nec合作,電子工業部部長胡啟立親自掛帥。在萬眾矚目下,建國以來最大的電子工業項目于1996年啟動了。
近些年習慣了強國語境的年輕人,很難想象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面對與發達國家的恐怖差距時的那種絕望。909工程在國家領導人“砸鍋賣鐵”的批復下啟動,頂著巨大壓力背水一戰,克服了華晶七年建廠的悲劇,于1997年7月開工,1999年2月完工,用了不到兩年即建成試產,在2000年就取得了30億銷售,5.16億的利潤。
到了2001年,華虹nec也遭遇了芯片行業的寒冬,全年虧損13.84億,這時批評又紛至沓來,無數媒體指責“光靠砸錢做不起芯片”。這時候的中國,幾乎沒有人知道三星越虧越投的“反周期大法”,更沒有人了解張汝京的“蓋廠一定要在行業低潮期”的理論,因此盡管華虹在2004年之后便恢復業績穩定,但在之后的十多年,再也未能獲得國家資金支持擴建升級。
總結從1978年到2000年的歷史:早期缺乏統一規劃,蜂擁引進國外淘汰的生產線,但這些設備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變成廢鐵;后期國家出面組織三大戰役,屢敗屢戰,最終通過“909工程”為大陸留下了一座勉強算合格的上海華虹。平心而論,這個階段中國與海外水平的差距,并沒有顯著縮小。
這些項目未能取得預想中的成功,深層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芯片行業更新速度太快,制程升級一日千里,國內八九十年代這種沒有連貫性的“擠牙膏”式投入,必然會陷入“引進-建廠-投產-落后-再引進”的惡性循環,效果很差;二是半導體相關人才實在是太弱,根本無法吃透引進來的技術,遑論自主研發。
另外,西方國家先后用“巴統”和“瓦森納協議”來限制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同意批準出口的技術通常比最先進的晚兩代,加上中間拖延和落地消化,基本上中國拿到手的技術就差不多落后三代左右。這種限制在上述重大工程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
人才問題,率先在2000年左右迎來了轉機,大批有海外留學經驗、在頂級芯片公司工作多年的半導體人才,在這一時期回到中國。 http://zl1688-1.51dzw.com
在西雁東飛的回歸潮中,中星微的鄧中翰于1999年回國,中芯的張汝京于2000年回國,展訊的武平和陳大同于2001年回國,芯原的戴偉民于2002年回國,兆易的朱一明于2004年回國,他們帶著豐富的經驗和珍貴的火種,跳進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歷史進程之中。
來源:創事記
- 51電子網公益庫存:
- 30WQ03FN
- S-1000N18-N4T1G
- N25Q128A13ESF40E
- M1530DM-LF-Z
- 1.5SMC47AT3G
- 40TPS12PBF
- M25P10-AVMN6P
- 93LC56C-I/SN
- QCA8334-AL3C
- X9110TV14IZ-2.7T1
- 0435003.KRHF
- 93AA66AT-I/OT
- ZCAT2132-1130
- P30NS15LFP
- L5970D013TR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河北籍學生張錫綸從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焦作工學院畢業,作為一名專業為冶煉學的稀缺人才,他被上海的一家煉鋼廠錄用。抗戰爆發后,上海工業大規模西遷,張錫綸也隨著大部隊輾轉來到了戰時陪都重慶。他工作的煉鋼廠被并入國民政府軍事工業系統,成為隸屬兵工署的第21兵工廠。
1945年抗戰勝利后,兵工署派遣大量人員奔赴全國,接管侵華日軍遺留下的軍械廠,張錫綸也隨同事來到南京,接收位于雨花臺附近的的日本野戰造兵廠,并在此建立了兵工署第60兵工廠。此時的張錫綸已經是業內有名的煉鋼專家,他在南京立業安家,與相識多年的女友成婚,1948年,他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取名張汝京。http://zl1688-1.51dzw.com
淮海戰役結束之后,解放軍兵鋒逼近長江,粟裕的三野第八兵團已經隔江駐扎在南京對岸,第60兵工廠開始緊急撤往臺灣。已經是國軍上校長官的張錫綸,自知絕對不能留在大陸,于是他和家人帶著尚在襁褓之中的張汝京,跟隨著遷廠的大部隊,于1949年初的一個鉛云密布的清晨,在南京下關登船,啟程前往臺灣高雄。
除了自己的一大家子人之外,張錫綸還帶走了兵工廠里兩百多位年輕的冶金學徒。在啟程前,不少學徒的父母如托孤一般懇求張錫綸,請求他照顧好孩子。在這之后的幾十年里,張錫綸一直做到兵工廠資深高層,同時也像大家長一般照顧著兩百多位年輕人,幫他們就學成家立業,這些年輕的孩子長大后結婚,張錫綸永遠都是證婚人。
不滿一歲就被帶到臺灣的張汝京,長大后讀書成績優異,一路考上臺灣大學,并之后前往美國留學,先后取得工程學碩士和電子學博士的學位。1977年,29歲的張汝京入職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并加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集成電路的發明人杰克·基爾比(jack kilby)的團隊。在德州儀器,張汝京從研發設計工程師做起,一干就是二十年。
從60年代開始,華人就在美國半導體行業嶄露頭角,天才工程師和卓越企業家不斷涌現。張汝京在德州儀器的頂頭上司邵子凡博士,就是全球最頂級的芯片制造工廠建設專家。在邵子凡的提攜和栽培下,張汝京迅速成長,前后參與了9個大型芯片廠的建設,遍布美國、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地,成為業內公認的“建廠高手”。
由于張汝京的事業重心落在美國,張錫綸和妻子劉佩金在退休之后均搬到美國居住。跟無數從大陸撤至臺灣的老一輩一樣,張錫綸夫婦也是家國情結極重的人,時刻牽掛著祖國大陸。在張汝京事業蒸蒸日上,成為全球芯片行業知名的建廠專家之后,張錫綸問了兒子這樣一個問題:“你什么時候去大陸建廠?”http://zl1688-1.51dzw.com
父親的問題,在90年代末迎來了解答的契機。1997年,在德州儀器工作了20年之后,張汝京提前退休。經過一段短暫的大陸行之后(后文會提及),他在老朋友的支持下回到臺灣擔創辦了世大半導體,并迅速做到量產和盈利。在此期間,張汝京已經做好了在大陸建設芯片工廠的詳細計劃:世大第一廠和第二廠建在臺灣,第三廠到第十廠全部放在大陸。
世事難料,迅速崛起的世大引起了行業龍頭臺積電的警惕。就在張汝京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世大的大股東在張汝京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與臺積電秘密協商,在2000年1月將公司作價50億美金賣給了臺積電。張汝京事后才知曉此事,自知在合并后的新公司里難有立足之地,于是毫不拖泥帶水,在收購完成后的第二天便辭職,決定北上大陸再次創業。
憑借著業內的名氣和世大的成功經驗,張汝京迅速聚攏起一批人才和資金,并開始著手選擇廠址。2000年那會的芯片行業,遠不如現在這般炙手可熱。不過在上海,他們受到了熱情接待,時任市長徐匡迪親自出馬,帶他們來到遍布農田的浦東腹地,向張汝京展示了上海為他們規劃建廠的大片土地。
2001年4月,在這個叫做張江高科的地方,張汝京的新工廠中芯國際成立了。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兩個名字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占據極重的分量。
1949年,張錫綸帶著200名冶金學徒,從南京撤至高雄,建立了規模龐大的高雄六0兵工廠;2000年,張汝京帶領300名芯片工程師,從臺北來到上海,建立了大陸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基地。
歷史在張家父子兩代人之間,完成了一個輪回,但張汝京和中芯國際的艱難歷程,以及背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芯酸往事,才剛剛拉開帷幕。 http://zl1688-1.51dzw.com
中國第一批走入中國芯片發展史的,是蘇聯式軍事工業和科研體系內的院所專家們,他們從50年代開始建設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和工業體系,可以總結為一句話:用蘇聯的體系和中國的人才,來追美國的影子。
說是追美國的影子并不為過,集成電路行業本身就是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1958年9月12日,張汝京日后的上司杰克·基爾比(jack kilby)在德州儀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成功地實現了把電子器件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的構想。1959年7月,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在仙童公司突破了集成電路的平面制作工藝,為大規模工業量產奠定了基礎。
基爾比和諾伊斯被并成為集成電路的發明者,在他們大放異彩的年代,中國人正在經歷“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而這時大洋彼岸的硅谷已經顯露雛形,仙童、intel、amd等大批公司相繼在50-60年代成立。與美國對應的是,中國在1960年成立了以中科院半導體所為代表的大批研究機構,并在全國建設數十個電子廠,初步搭建了中國半導體工業的“研發+生產”體系。
這套體系最初能夠緊追美國,得益于一批回到新中國的半導體人才,如黃昆、謝希德、王守武、高鼎三、吳錫九、林蘭英、黃敞等前輩大師。在他們的帶領下,蹣跚起步的中國半導體行業做了兩大貢獻:一是保障了“兩彈一星”等一批重大軍事項目的電子和計算配套;二是為中國建立了一套橫跨院所和高校的半導體人才培養體系。
但在產業化方面,成就卻寥寥可數。1977年7月,鄧小平邀請30位科技界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座談會,半導體學界靈魂人物王守武發言說:“全國共有600多家半導體生產工廠,其一年生產的集成電路總量,只等于日本一家大型工廠月產量的十分之一。”一句話就把改開之前中國半導體行業成就和家底,概括地八九不離十。
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屬難得。王守武是美國普渡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文革中被停職批斗,備受誣蔑和誹謗;中國半導體物理的奠基人謝希德,被整成走資派后,每天工作是掃廁所;而拉出中國第一根硅單晶棒的林蘭英,父親因為做過國民黨的縣黨部書記,被造反派在火車上毆打致死,林蘭英自己也受屈辱。http://zl1688-1.51dzw.com
幾十年后回顧這段歷史,總是有人試圖用一句“無私奉獻”將他們的這些經歷一筆帶過,并喜歡大聲質問芯片從業人員:你們為何不效仿前輩們舍身忘我的啃干糧精神?
改革開放之后,打開國門的中國人猛然發現,美日的半導體產業也已經將中國遠拋身后,差距在10年以上,韓臺也在迅速超過中國。但除了少數專家外,上至廟堂高管,下至平民百姓,國人對這種差距和追趕的難度普遍認識不足,比如在1977年,總設計師問王守武:“你們一定要把大規模集成電路搞上去,一年行嗎?”
領導的殷切關懷,催生了中國獨特的產學研模式:通過運動式的集中攻關,來突破某一項技術。這種方式在不考慮成本和良率的軍工領域內是有效的,如兩彈一星,但在產業化和民用化方面,基本上是死路一條。時至今日,中國集成電路學界領很多“達到國際水平”的成果,只具備“展示和驗收”功能:一經專家評審會通過,就束之高閣生銹落灰,極少走向市場。
531戰略是在1986年針對“七五”提出的,即“普及5微米技術、研發3微米技術,攻關1微米技術”,并在全國多點開花建設集成電路制造基地。從1986年到1995年,陸續誕生了無錫華晶、紹興華越、上海貝嶺、上海飛利浦、和首鋼nec等五家公司。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首鋼nec的誕生和失敗。
首鋼涉足芯片制造是在1991年,那會兒的首鋼是北京的牛逼單位,財大氣粗不差錢,掌門人周冠五更是連中央領導都不放眼里。1991年12月,首鋼喊出了“首鋼未來不姓鋼”的口號,跨界芯片,與nec成立合資公司,技術全部來自于nec,工廠“對著日本圖紙生產”。盡管nec提供的技術不算先進,但恰逢行業景氣,1995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9個多億。
受此激勵,首鋼準備再接再厲。2000年12月,首鋼找了一家美國公司aos,合資成立“華夏半導體",投資13億美金做8英寸芯片,技術來源于aos。但很快,2001年it泡沫導致全球芯片行業低迷,aos跑得比兔子還快,華夏半導體沒了技術來源,很快夭折,而與nec的合資公司也陷入虧損。2004年,首鋼基本退出芯片行業。
這是大型企業受地方政府“鼓勵”跨界做芯片的第一個案例,未來還會不斷重演。據說首鋼當年規劃的轉型方向只有地產做的還不錯,這種強烈對比蘊含的道理,足夠很長時間來玩味和琢磨。http://zl1688-1.51dzw.com
面對越拉越大的差距,1990年9月電子工業部又決定啟動“908工程”,想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方面有所突破,目標是建成一條6英寸0.8~1.2微米的芯片生產線。項目由無錫華晶承擔,芯片技術則向美國朗訊購買,但最終結果是:行政審批花了2年,技術引進花了3年,建廠施工花了2年,總共7年時間,投產即落后,月產量也僅有800片。
嚴重虧損的華晶只能尋求外部幫助。曾經創辦茂矽電子的臺灣人陳正宇當時正在尋找機進度大陸,便與華晶談判,拿下了委托管理的合同。為了改造華晶,陳正宇求助于老朋友張汝京。張汝京當時剛從德州儀器退休,他來到無錫后,僅用了半年時間(1998年2月-8月)就完成任務,改造后的華晶于1999年5月達到盈虧平衡,項目才得以驗收。
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908工程”,使中國半導體又浪費了5年的寶貴時間。在無錫華晶還卡在0.8微米無法量產時,海外主流制程已經達到了0.18微米,差距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1995年,電子工業部又提出實施“909工程”,投資100億人民幣,由上海華虹承擔,與nec合作,電子工業部部長胡啟立親自掛帥。在萬眾矚目下,建國以來最大的電子工業項目于1996年啟動了。
近些年習慣了強國語境的年輕人,很難想象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面對與發達國家的恐怖差距時的那種絕望。909工程在國家領導人“砸鍋賣鐵”的批復下啟動,頂著巨大壓力背水一戰,克服了華晶七年建廠的悲劇,于1997年7月開工,1999年2月完工,用了不到兩年即建成試產,在2000年就取得了30億銷售,5.16億的利潤。
到了2001年,華虹nec也遭遇了芯片行業的寒冬,全年虧損13.84億,這時批評又紛至沓來,無數媒體指責“光靠砸錢做不起芯片”。這時候的中國,幾乎沒有人知道三星越虧越投的“反周期大法”,更沒有人了解張汝京的“蓋廠一定要在行業低潮期”的理論,因此盡管華虹在2004年之后便恢復業績穩定,但在之后的十多年,再也未能獲得國家資金支持擴建升級。
總結從1978年到2000年的歷史:早期缺乏統一規劃,蜂擁引進國外淘汰的生產線,但這些設備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變成廢鐵;后期國家出面組織三大戰役,屢敗屢戰,最終通過“909工程”為大陸留下了一座勉強算合格的上海華虹。平心而論,這個階段中國與海外水平的差距,并沒有顯著縮小。
這些項目未能取得預想中的成功,深層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芯片行業更新速度太快,制程升級一日千里,國內八九十年代這種沒有連貫性的“擠牙膏”式投入,必然會陷入“引進-建廠-投產-落后-再引進”的惡性循環,效果很差;二是半導體相關人才實在是太弱,根本無法吃透引進來的技術,遑論自主研發。
另外,西方國家先后用“巴統”和“瓦森納協議”來限制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同意批準出口的技術通常比最先進的晚兩代,加上中間拖延和落地消化,基本上中國拿到手的技術就差不多落后三代左右。這種限制在上述重大工程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
人才問題,率先在2000年左右迎來了轉機,大批有海外留學經驗、在頂級芯片公司工作多年的半導體人才,在這一時期回到中國。 http://zl1688-1.51dzw.com
在西雁東飛的回歸潮中,中星微的鄧中翰于1999年回國,中芯的張汝京于2000年回國,展訊的武平和陳大同于2001年回國,芯原的戴偉民于2002年回國,兆易的朱一明于2004年回國,他們帶著豐富的經驗和珍貴的火種,跳進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歷史進程之中。
來源:創事記
下一篇:可降解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