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瀚電子科技代理降壓恒流 OC5205OC5207OC5209 OC5203 OC5265 OC5266 OC5267 0755-83237951
OC5209、OC5205工作電壓從5.5v 到 30v,提供可調的輸出電流。根據不同的輸入電壓和外部器件,可以驅動供高達數十瓦的 LED。OC5207、OC5209、OC5265內置功率開關,采用高端電流檢測電路,以及兼容 PWM 和模擬調光的調光腳 DIM。當 DIM 腳電壓低于 0.3v時輸出關斷,進入待機狀態。
OC5207是一款連續電感電流導通模式的降壓型 LED 恒流驅動器,用于驅動一個或多個 LED 燈串。OC5207 工作電壓從5.5v 到 30v,提供可調的輸出電流,最大輸出電流可達到 800mA。根據不同的輸入電壓和外部器件,OC5207 可以驅動供高達數十瓦的 LED。
OC5207 內置功率開關,采用高端電流檢測電路,以及兼容 PWM 和模擬調光的調光腳 DIM。當 DIM 腳電壓低于 0.3v時輸出關斷,進入待機狀態。
OC5207 內置過溫保護電路,當芯片達到過溫保護點進入過溫保護模式,輸出電流逐漸下降以提高系統可靠性。
OC5207 采用專利的電路架構使得在低壓差工作時輸出電流無過沖,提高 LED工作壽命,OC5207 采用專利的恒流電路具有優異的負載調整率和線性調整率。
OC5207 采用 SOT23-5 封裝。
OC5207特點:
◆最大輸出電流:800mA
◆高效率:96%
◆優異的負載調整率和線性調整率
◆高端電流檢測
◆最大輝度控制頻率:20KHz
◆滯環控制,無需環路補償
◆最高工作頻率:1MHz
◆電流精度:±3%
◆寬輸入電壓:5.5V~30V
◆智能過溫保護
◆低壓差無過沖
OC5207應用:
◆LED 備用燈,信號燈
◆低壓 LED 射燈代替鹵素燈
◆汽車照明
升壓恒流:
OC6701 3.2~100V 大于輸入電壓2V以上即可3A以內
OC6700 3.2~60V 大于輸入電壓2V以上即可 2A以內
OC6702 3.2~100V 大于輸入電壓2V以上即可 1A以內
降壓恒流:
OC5021 3.2~100V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5A以內
OC5020 3.2~100V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2A以內
OC5022 3.2~60V 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3A以內
OC5028 3.2~100V 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1.5A以內
OC5011 5~40V 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5A以內
OC5010 5~40V 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2A以內
LED DRIVER DC-DC升降壓恒流
OC4001 5~100V 3.2~100V 3A
LED DRIVER DC-DC線性降壓恒流
OC7135 2.5-7V 低于等于輸入電壓即可固定<400mA
OC7131 2.5-7V 低于等于輸入電壓即可 可外擴,實際電流決定于MOS管功耗
OC7130 2.5-30V 低于等于輸入電壓即可 實際電流決定于IC整體耗散功率
LED DRIVER DC-DC降壓恒流專用IC系列:LED遠近光燈專用芯片
OC5200 3.2~100V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2A以內
OC5208 3.2~100V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1.5A以內
LED DRIVER DC-DC降壓恒流專用IC系列:多功能LED手電筒專用芯片
OC5351 3.2~100V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5A以內
OC5331 3.2~100V最少低于輸出電壓1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5A以內
DC-DC降壓恒壓
OC5801 8~100V最少低于輸出電壓5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3A以內
OC5800 8~100V最少低于輸出電壓5V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2A以內
記者隨后采訪了中科院半導體所類腦計算研究中心副主任龔國良,他也表示,人工智能芯片產業的發展確實應該注重軟硬件協同。
軟件是人工智能芯片的靈魂
“國內人工智能芯片的硬件設計水平與國外接近,但軟件生態卻是薄弱環節。”龔國良告訴記者。
人工智能芯片明明是硬件,和軟件又有什么關系?
龔國良介紹,人工智能芯片本身只起到加速的作用。除了少量定制化人工智能芯片具備一定功能外,大多數人工智能芯片本身并不具備功能,它們的功能必須結合相關軟件來實現。
算法是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相當于人工智能芯片的靈魂。除了算法本身,軟件層面還包括算法的移植、芯片驅動程序、配套軟件工具、人機交互界面等等。這就像電腦不僅僅需要好的處理器,還需要好的操作系統一樣。
龔國良介紹,在人工智能芯片涉及的軟件領域,國內的算法開發平臺仍比較少,一些已有算法開發平臺,在人機交互與資源管理方面,與國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外,一些前瞻性人工智能芯片的核心算法、核心架構,還有待提升。
“軟件和使用側結合得更多。人工智能芯片的硬件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軟件做得好,可能更勝一籌。”王蘊韜介紹,一些非常厲害的算法團隊和軟件團隊,甚至可以在十分普通的芯片上,實現神經網絡加速芯片的加速效果。
軟硬結合才能避免尷尬局面
對于國內人工智能芯片產業而言,軟硬件匹配度不夠好的情況并不罕見。
“很多人工智能芯片在設計之初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上市后卻發現用戶不太買賬,軟件環節做得不夠好可能是原因之一。”龔國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以算法為例,用戶的“美好理想”一般是,利用算法開發平臺把算法訓練出來后,只需進行傻瓜式移植,就能將其應用在人工智能芯片上,產品隨之迅速出爐。但實際情況是,算法移植到人工智能芯片時需要進行硬件化改造,讓它適應芯片的硬件。
“這個環節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要么應用方來做,要么芯片的設計方來做。”龔國良說,目前芯片研發團隊大多是硬件出身,在軟件支持方面花費的精力相對較少,重視程度依然不足。
在王蘊韜看來,把真正好的算法,落地到人工智能芯片硬件中,需要進一步實現軟硬件協同發展,而這一領域還存在非常大的市場空間。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在人工智能芯片軟硬件協同方面,國內的大公司一般做得比較好。因為軟件方面例如算法的移植和人工智能芯片的驅動,實現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專門的團隊去研發。
對于提升人工智能芯片的軟硬件協同發展,龔國良認為,應結合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定位選擇不同策略。
“如果人工智能芯片面向的應用場景比較窄,那么在硬件做好的基礎上,設計一些軟件工具就可以實現應用。但如果是通用型人工智能芯片,支撐的算法范圍非常寬泛的話,就需要很好的軟件團隊與之匹配,否則就會導致芯片的硬件很強大,用戶卻不買賬的尷尬局面。”龔國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