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Act),試圖將亞洲芯片制造角色轉移至美國,根據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指出,美國生產半導體成本遠高于中國臺灣,比起取代亞洲在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應思考如何避免供應鏈中斷問題。
亞洲目前占全球芯片制造75-80%,主要在中國臺灣、南韓、中國大陸和日本。中國臺灣主導先進技術,臺積電在10納米以下制程中占全球產量92%,另8%為南韓三星。
隨著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通過,可看出政府強烈希望促進國內芯片制造,以降低依賴亞洲。但美系外資認為,從亞洲轉移至美國并非沒成本,并預估美國先進邏輯晶圓廠的總成本(TCO)比中國臺灣高出至少四成(44%),關鍵在于與非晶圓廠設備(non-WFE)成本差異,包括勞動力工資、建筑材料、土地購買、建造無塵室等基礎設施費用。
美系外資所預估的44%總成本差異中,21%是資本支出,18%是10年運營成本,其余5%來自效率低。這意味著,以5納米50kwpm產能為例,中國臺灣資本支出約160億美元,美國類似的晶圓廠則超過220億美元。此外,臺美建造晶圓廠40%資本支出差異,有35%是基礎設施造成,其余5%則是土地購買等其他費用。
臺美資本支出的成本結構也不同,向中國臺灣主要是設備占大部分(占65%),基礎設施占30%;美國還要考慮到建筑材料、工人成本較高,所以資本支出細目將大幅超出中國臺灣(占46%)。
至于營運成本部分,同樣以5納米50kwpm產能為例,美國總營運成本將比中國臺灣高出38%。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4月在Podcast節目訪談中提到,臺積電在美國生產相同產品,成本比中國臺灣高50%。同時,波士頓咨詢公司(BCG)也發現,美國新廠的十年總成本(TCO)比中國臺灣、南韓或新加坡高30%。
美國聯邦政府已經出臺激勵措施,但關鍵問題是,美國能在多大程度上獲得原本會流向其他地方的大型芯片工廠投資。芯片行業在資本支出方面是出了名的保守,這是因為最先進的設備需要數百億美元投資,單臺機器的成本就超過1.5億美元。
美系外資認為,《芯片與科學法案》站在美國地緣政治戰略的角度,應避免未來危機或供應鏈中斷,而非取代亞洲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現有地位和重要性。若要避險,美國需要推出更多激勵措施。
至于這項法案對半導體三雄的影響。美系外資認為,臺積電在美投資沒重大變化,該法案激勵措施不足以讓臺積電在美國擴大產能,其對中國投資的限制也沒有重大影響。
英特爾沒改變其投資計畫,也沒有宣布任何新投資,但美系外資預估,該公司很可能從法案中獲得更多資金,可改善現金流、提升市占率、擴大美國產能和縮小與競爭對手(臺積電和AMD)間的差距。
《芯片與科學法案》的補貼金額可能無法為三星在美國積極擴張提供足夠動力,因為在美國生產成本較高,加上三星持續專注于在南韓投資晶圓代工,但留有在美國投資的空間,以避免任何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
華雄看世界第三期:美國芯片制造成本比中國臺灣貴44%
發布時間:2022/10/21 10:11:00 訪問次數:92 發布企業:深圳市華雄半導體(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