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竊聽軟件是違法行為
發布時間:2010/6/18 10:10:58 訪問次數:964
“你要知道他/她的通話、短信內容和位置嗎?”海口市民王先生不久前收到一條這樣的短信,短信稱可以通過一種高科技幫助他知道他人的通話、短信內容,甚至所處的位置,服務售價1800元。 無獨有偶,據《廣州日報》報道,武漢近期有人通過傳單大肆兜售一種名叫“x臥底”的手機竊聽軟件,該軟件同樣能讓人知道他人的通話、短信內容及所處的位置。
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竊聽工具日漸瘋狂,商家打著“官場、情場、商業競爭的最好幫手”的口號,四處推銷。但是“x臥底”真有那么神奇嗎?有專家表示,手機“臥底”軟件明顯侵犯了個人隱私,是非法行為,也有人認為,如果出于好意用在孩子身上,不算違法。手機竊聽究竟違不違法?個人又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竊聽”?
調查:“手機竊聽”流行網絡
在網絡上,記者在百度搜索里輸入“手機臥底軟件”,找到相關網頁400多萬個,其中不乏“臥底軟件貨到付款”、“臥底軟件官方下載”等兜售廣告。記者在一些廣告中看到,手機“臥底”軟件具有通話監聽、gps跟蹤定位、短信及電子郵件監控、截獲通話記錄等11項功能。
據了解,“臥底”軟件只要安裝在智能手機上,通過后臺管理平臺,就可以看到機主所有的短信內容和通話記錄,被監聽者將無所遁形,毫無秘密可言。被安裝了“臥底”軟件的目標手機,它的來電、去電號碼、通話時間、持續時間、短信和郵件內容等將會被一條不漏地以短信形式發送到監控號碼的手機上或者服務器上。另據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能安裝這種軟件。
除了手機“臥底”軟件,市面上、網絡上宣傳兜售的手機竊聽工具還有“gsm阻截器”、“微型竊聽器”、“sim卡復制器”等。這些工具使用方法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功能,即“竊聽”。賣家告訴記者,竊聽工具主要用于婚外情調查、監視,竊取商業機密,以及上司、下屬之間別有用心的竊聽和滿足少數人窺探他人隱私的欲望。竊聽他人隱私會給竊聽者帶來各種利益,因此許多人對手機竊聽趨之若鶩。
律師:屬于違法行為,切莫輕信
手機竊聽會涉及個人隱私泄露,有手機內行人士介紹,手機“臥底”這類軟件的銷售屬于法律的灰色地帶,關鍵是看怎么用,如果是家長出于好意使用在孩子身上,就不算違法。購買、銷售、使用手機竊聽工具是否會觸犯法律?用在孩子身上就是合法的嗎?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福建僑聲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貽啟。
張律師指出,手機“臥底”軟件明顯侵犯了個人隱私,是非法行為。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同時,即將于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害隱私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對于兜售、購買、使用各種竊聽工具的行為,張律師表示,根據《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此類“手機竊聽器”屬于國家專控產品,其生產、銷售、使用都是限制性的,須有國家安全部門授權,否則須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及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張律師認為現在流行的“臥底”軟件應歸屬于器材類,同樣受上述法律的限制。
家長用竊聽工具竊聽孩子的手機,同樣是非法行為。張律師說,首先家長使用竊聽工具是非法的;第二,孩子有隱私權,同樣受法律保護。因此,不管家長是否是出于好意,我們都不提倡竊聽這種行為。張律師同時提醒,不要輕信網上商家的“竊聽”廣告,更不要參與,如有發現類似竊聽違法行為可以報警。
手機有漏洞,個人要主動防范
“臥底”軟件為何能竊取個人信息?360手機安全中心專家表示,這種軟件類似于—種病毒或者木馬程序,安裝了這種軟件的手機在通話和發短信時,不法者在其服務器上能接收到這些信息,因此通過第三方平臺可以看到。網秦科技手機研究專家林宇介紹,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為竊聽技術的實現提供了設備上的支持。
據悉,目前一些手機硬件本身有“后門”,或操作系統有漏洞。這樣,設計者就能夠在手機里預置下某種危險的指令,通過遠程操控的方式進行某種操作;另外,操作系統的漏洞也可能給病毒“放行”。
“臥底”軟件需要安裝才會生效,因此網絡專家建議,用戶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特別是維修、外借時要格外留意。—旦發現被“臥底”軟件“粘”上,立即用手機安全軟件清殺,或到正規手機維修點卸載。
另外,如果手機用戶誤打開了含有病毒的彩信附件,若用戶不上當不安裝,病毒也無可奈何。而通過其他傳輸方式,比如紅外、藍牙等,因無法“強迫”手機安裝病毒,所以用戶不需要擔心。
此外,專家特別提醒,手機遇故障維修時,一定要把sim卡拔出來,防止別人復制sim卡。
“你要知道他/她的通話、短信內容和位置嗎?”海口市民王先生不久前收到一條這樣的短信,短信稱可以通過一種高科技幫助他知道他人的通話、短信內容,甚至所處的位置,服務售價1800元。 無獨有偶,據《廣州日報》報道,武漢近期有人通過傳單大肆兜售一種名叫“x臥底”的手機竊聽軟件,該軟件同樣能讓人知道他人的通話、短信內容及所處的位置。
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竊聽工具日漸瘋狂,商家打著“官場、情場、商業競爭的最好幫手”的口號,四處推銷。但是“x臥底”真有那么神奇嗎?有專家表示,手機“臥底”軟件明顯侵犯了個人隱私,是非法行為,也有人認為,如果出于好意用在孩子身上,不算違法。手機竊聽究竟違不違法?個人又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竊聽”?
調查:“手機竊聽”流行網絡
在網絡上,記者在百度搜索里輸入“手機臥底軟件”,找到相關網頁400多萬個,其中不乏“臥底軟件貨到付款”、“臥底軟件官方下載”等兜售廣告。記者在一些廣告中看到,手機“臥底”軟件具有通話監聽、gps跟蹤定位、短信及電子郵件監控、截獲通話記錄等11項功能。
據了解,“臥底”軟件只要安裝在智能手機上,通過后臺管理平臺,就可以看到機主所有的短信內容和通話記錄,被監聽者將無所遁形,毫無秘密可言。被安裝了“臥底”軟件的目標手機,它的來電、去電號碼、通話時間、持續時間、短信和郵件內容等將會被一條不漏地以短信形式發送到監控號碼的手機上或者服務器上。另據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能安裝這種軟件。
除了手機“臥底”軟件,市面上、網絡上宣傳兜售的手機竊聽工具還有“gsm阻截器”、“微型竊聽器”、“sim卡復制器”等。這些工具使用方法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功能,即“竊聽”。賣家告訴記者,竊聽工具主要用于婚外情調查、監視,竊取商業機密,以及上司、下屬之間別有用心的竊聽和滿足少數人窺探他人隱私的欲望。竊聽他人隱私會給竊聽者帶來各種利益,因此許多人對手機竊聽趨之若鶩。
律師:屬于違法行為,切莫輕信
手機竊聽會涉及個人隱私泄露,有手機內行人士介紹,手機“臥底”這類軟件的銷售屬于法律的灰色地帶,關鍵是看怎么用,如果是家長出于好意使用在孩子身上,就不算違法。購買、銷售、使用手機竊聽工具是否會觸犯法律?用在孩子身上就是合法的嗎?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福建僑聲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貽啟。
張律師指出,手機“臥底”軟件明顯侵犯了個人隱私,是非法行為。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同時,即將于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害隱私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對于兜售、購買、使用各種竊聽工具的行為,張律師表示,根據《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此類“手機竊聽器”屬于國家專控產品,其生產、銷售、使用都是限制性的,須有國家安全部門授權,否則須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及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張律師認為現在流行的“臥底”軟件應歸屬于器材類,同樣受上述法律的限制。
家長用竊聽工具竊聽孩子的手機,同樣是非法行為。張律師說,首先家長使用竊聽工具是非法的;第二,孩子有隱私權,同樣受法律保護。因此,不管家長是否是出于好意,我們都不提倡竊聽這種行為。張律師同時提醒,不要輕信網上商家的“竊聽”廣告,更不要參與,如有發現類似竊聽違法行為可以報警。
手機有漏洞,個人要主動防范
“臥底”軟件為何能竊取個人信息?360手機安全中心專家表示,這種軟件類似于—種病毒或者木馬程序,安裝了這種軟件的手機在通話和發短信時,不法者在其服務器上能接收到這些信息,因此通過第三方平臺可以看到。網秦科技手機研究專家林宇介紹,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為竊聽技術的實現提供了設備上的支持。
據悉,目前一些手機硬件本身有“后門”,或操作系統有漏洞。這樣,設計者就能夠在手機里預置下某種危險的指令,通過遠程操控的方式進行某種操作;另外,操作系統的漏洞也可能給病毒“放行”。
“臥底”軟件需要安裝才會生效,因此網絡專家建議,用戶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特別是維修、外借時要格外留意。—旦發現被“臥底”軟件“粘”上,立即用手機安全軟件清殺,或到正規手機維修點卸載。
另外,如果手機用戶誤打開了含有病毒的彩信附件,若用戶不上當不安裝,病毒也無可奈何。而通過其他傳輸方式,比如紅外、藍牙等,因無法“強迫”手機安裝病毒,所以用戶不需要擔心。
此外,專家特別提醒,手機遇故障維修時,一定要把sim卡拔出來,防止別人復制sim卡。
下一篇:片狀電阻LRF3W-M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