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電系儀表的結構
發布時間:2008/11/26 0:00:00 訪問次數:2306
磁電系儀表的測量機構(磁電系測量機構)是由固定的磁路系統和可動部分組成,其結構如圖1所示。
儀表的固定部分是磁路系統,磁路系統包括永久磁鐵1、固定在磁鐵兩極的極掌2以及處于兩個極掌之間的圓柱形鐵芯3。圓柱形鐵芯固定在儀表支架上,采用這種結構是為了減少磁阻,并使極掌和鐵芯間的空氣隙中產生均勻的輻射型磁場。這個磁場的特點是,沿著圓柱形鐵芯的表面,磁感應強度處處相等,而方向則和圓柱形表面垂直。圓柱形鐵芯與極掌間留有一定的氣隙,使可動線圈能在氣隙中轉動。
圖1 磁電系測量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1-永久磁鐵;2-極掌;3-圓柱形鐵芯;4-可動線圈;
5-游絲;6-指針;7-平衡錘;8-調零器
可動部分由繞在鋁框架上的可動線圈(線圈)4、線圈兩端的兩個半軸、與轉軸相連的指針6、平衡錘7以及游絲5所組成。整個可動部分支承在軸承上,線圈位于環形氣隙之中。在矩形框架的兩個短邊上固定有轉軸,轉軸分前后兩個半軸,每個半軸的一端固定在矩形框架上,另一端則通過軸尖支承于軸承中。在前半軸上裝有指針6,可動部分偏轉時,帶動指針偏轉,用來指示被測量的大小。
當可動線圈通以電流之后,在永久磁鐵的磁場作用下,產生轉動力矩并使線圈轉動。反作用力矩通常由游絲產生。磁電系儀表的游絲-般有兩個,且繞向相反,游絲一端與可動線圈相連,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它的作用是既產生反作用矩,同時又將電流引進可動線圈的引線。
儀表的阻尼力矩由鋁制的矩形框架產生。高靈敏度的儀表為了減輕可動部分的重量,通常采用無框架可動線圈,并在可動線圈中加短路線圈,利用短路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與磁場相互作用產生阻庀力矩。
為了使儀表指針起始在零的位置,通常還存在一個“調零器”如圖1(a)中所示。“調零器”的一端與游絲相連。如果在儀表使用前其指針不指在零位,則可用起子輕輕調節露在表殼外面的“調零器”的螺桿,使儀表指針逐漸趨近于零位。
磁電系測量機構按磁路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外磁式、內磁式和內外磁式三種,如圖2所示。外磁式結構是指永久磁鐵在可動線圈的外部。內磁式結構是指永久磁鐵在可動線圈的內部。內外磁式結構是在可動線圈的內外都有永久磁鐵,因此,磁性更強,儀表的結構可以做得更緊湊。
圖2 磁電系測量機構的磁路結構
歡迎轉載,信息來自維庫電子市場網(www.dzsc.com)
磁電系儀表的測量機構(磁電系測量機構)是由固定的磁路系統和可動部分組成,其結構如圖1所示。
儀表的固定部分是磁路系統,磁路系統包括永久磁鐵1、固定在磁鐵兩極的極掌2以及處于兩個極掌之間的圓柱形鐵芯3。圓柱形鐵芯固定在儀表支架上,采用這種結構是為了減少磁阻,并使極掌和鐵芯間的空氣隙中產生均勻的輻射型磁場。這個磁場的特點是,沿著圓柱形鐵芯的表面,磁感應強度處處相等,而方向則和圓柱形表面垂直。圓柱形鐵芯與極掌間留有一定的氣隙,使可動線圈能在氣隙中轉動。
圖1 磁電系測量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1-永久磁鐵;2-極掌;3-圓柱形鐵芯;4-可動線圈;
5-游絲;6-指針;7-平衡錘;8-調零器
可動部分由繞在鋁框架上的可動線圈(線圈)4、線圈兩端的兩個半軸、與轉軸相連的指針6、平衡錘7以及游絲5所組成。整個可動部分支承在軸承上,線圈位于環形氣隙之中。在矩形框架的兩個短邊上固定有轉軸,轉軸分前后兩個半軸,每個半軸的一端固定在矩形框架上,另一端則通過軸尖支承于軸承中。在前半軸上裝有指針6,可動部分偏轉時,帶動指針偏轉,用來指示被測量的大小。
當可動線圈通以電流之后,在永久磁鐵的磁場作用下,產生轉動力矩并使線圈轉動。反作用力矩通常由游絲產生。磁電系儀表的游絲-般有兩個,且繞向相反,游絲一端與可動線圈相連,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它的作用是既產生反作用矩,同時又將電流引進可動線圈的引線。
儀表的阻尼力矩由鋁制的矩形框架產生。高靈敏度的儀表為了減輕可動部分的重量,通常采用無框架可動線圈,并在可動線圈中加短路線圈,利用短路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與磁場相互作用產生阻庀力矩。
為了使儀表指針起始在零的位置,通常還存在一個“調零器”如圖1(a)中所示。“調零器”的一端與游絲相連。如果在儀表使用前其指針不指在零位,則可用起子輕輕調節露在表殼外面的“調零器”的螺桿,使儀表指針逐漸趨近于零位。
磁電系測量機構按磁路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外磁式、內磁式和內外磁式三種,如圖2所示。外磁式結構是指永久磁鐵在可動線圈的外部。內磁式結構是指永久磁鐵在可動線圈的內部。內外磁式結構是在可動線圈的內外都有永久磁鐵,因此,磁性更強,儀表的結構可以做得更緊湊。
圖2 磁電系測量機構的磁路結構
歡迎轉載,信息來自維庫電子市場網(www.dzsc.com)
上一篇:磁電系儀表的工作原理
上一篇:磁電系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