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聲學處理與音箱的擺放改善聲音回放品質的幾招
發布時間:2007/8/20 0:00:00 訪問次數:421
美國發燒天書《絕對音響》(TAS)2000年的11月號(總第127期)刊出了Robert E.Greene先生所撰“Room Treatmeat & Speaker Placement”一文,簡單明了地對改善室內聽音環境的實用方法和音箱的擺放原則作了介紹,因切實可行,尚有一些參考價值,特加以編寫,供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眾所周知,聽音室的聲學環境對音響系統的重放效果有著遠比其它任何一種音響器材更大的影響。雖然有不少改善聲學環境的方法,但對聽音室作過多的處理反而會誤事。比方說,讓聲音能有所擴散當然很好,擴散讓聲音向四面八方散射并能避免出現回聲,然而,要是讓屋子里處處皆為擴散表面,便會使立體聲的聲像定位變壞,聲音皆向四方傳播而無法精確地聚焦為聲像。
小房間的室內聲學情況則更為復雜。雖說好些音響書刊專門對此作了介紹,但都說不出確切中肯的意見,問題在于有不少相互矛盾之處,不同的專家也發表了不同的意見。但關于室內聲學環境和音箱的擺放位置及聆聽位置對音響重放效果所起的重大影響倒是意見一致的,本文將不談那些深奧的原理以及那些稀奇古怪的處理室內聲學環境的方法。我們只介紹一些簡單實用的和人人能做得到的處理室內聽音環境的方法。
1、在地面鋪一塊厚實的地毯。
最可能會對聲波加以嚴重反射的恐怕便是地面了。雖然地毯對低頻不大能起作用,但首先要辦的事便是設法吸收些高頻的反射。在直達聲之后頭5mS(毫秒)或稍后幾毫秒形成的早期反射,將會變成直達聲的一部分,又因它們多來自同一方向,因而便會讓人聽到。應當避免讓發聲純真的音箱去夾雜著發出些地面反射回來的高頻聲。又因為不大可能在天花板上加些軟襯墊,因此,如果不在地面上鋪陳以地毯,便會有兩個平行而且反射強的表面,聲波就將在地面與天花板之間來回地反射,從而讓聲音變得難聽。
2、在窗戶上掛窗簾。
在一些音樂廳中,總是避免裝有反射的玻璃。在聽音室內,由于各面墻壁都離得很近,因之,玻璃所產生的反射聲很容易會讓人感到討厭。可以設法在窗戶上掛些可以拉開的窗簾,在聆聽音樂時便拉上窗簾。另外,不要在聽音室內擺放帶有玻璃前面板的書柜和家俱。
3、設法破壞平行墻面的反射。
平行的墻壁同地面和天花板一樣,皆有可能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反射,從而出現“多次回聲”,讓聲音變得難聽。可以用力拍擊雙手,如果聽到了回聲,便說明聽音室內有些問題。書架、尤其是亂七八糟隨意擺放些書籍的書架,作為聲波的擴散器,便可以隔斷那些平行面的反射,雖然已有好些專門制作的聲擴散屏出售,但在聽音室內擺放幾個書架便可以起到相當不錯的效果。
4、在高音單元的“鏡像反射點”上粘貼些泡沫。
除非聽音空的天棚猶如教堂那么高大,否則便應在音箱的每一高音單元的“鏡像反射點”粘貼些泡沫塊。所謂“鏡像反射點”指的是這樣的點:當將一面鏡子擺放在天花板上(或地面)的某個點時,能夠從聆聽位置上看到鏡中的高音單元。雖然對于天花板的處理不必像對地面的處理那樣嚴格,但能夠作適當的處理仍然是很有好處的。比較圖1和圖2便可看出,當在天花板的鏡像反射點貼以厚度不過幾個毫米而面積不超過0.1m2的泡沫后,室內的聽音環境便已得到了改善。
5、不能讓混響過長。
在鏡像反射點粘貼些小的泡沫塊并不會讓聽音室有過多的變化。然而,要是粘貼大塊的泡沫或是掛上相當厚實的窗簾時,便會因為吸聲過多而讓重放出來的音樂聽來有死氣沉沉的感覺。薄而輕的吸聲材料將能很好地吸收高頻,但卻對低頻不起作用。通常,吸聲材料的厚度得大體上同聲波的半個波長相當,才會起到吸聲的作用。對于10kHz的聲波來說,波長僅3.4cm,因此,因厚度幾個厘米的泡沫便可以吸收高頻;然而對于200Hz的低頻,因為波長已大到1.7m,因此,用厚度只不過幾個厘米的泡沫自然便無濟于事了。因之,聽音室內將明顯地會存在音調的不平衡。人們所聽到的將多半是帶有混響的聲場,而且高頻多被吸收而低頻吸收甚少。
6、可稍許貼近些音箱去聆聽。
有時,偶而進行些嘗試,便不妨坐在稍許靠近音箱的地方去聆聽音樂。實際上,有許多人便往往因為坐在遠離箱的地方去聆聽音樂,因而實際上是在聽房間而不是聽音箱。靠近些去聽會感到愉悅,雖然未見得能夠像聽直接從音箱中發出來的聲音那么真切,但作為一種試聽標準的比較倒是不無好處的。順便講一下,其實幾乎所有的錄音制品在錄音時,不論錄音是好是壞,皆是在“近場”進行監聽的。
7、地面反射實乃聲染的一大來源。
前面曾提過,用吸聲材料可以吸收地面和天花板的早期反射的高頻部分。此處所指的早期反射便是在直達聲之后頭5mS內到達的那些反射聲。如此迅速便反射回來的聲波將會跟直達聲融合在一起。這些早期反射的兩個頂端倍頻程將只會產生一些刺耳的聲音,但是其中頻段便會產生聲染。由圖3和圖4可見,在存在
美國發燒天書《絕對音響》(TAS)2000年的11月號(總第127期)刊出了Robert E.Greene先生所撰“Room Treatmeat & Speaker Placement”一文,簡單明了地對改善室內聽音環境的實用方法和音箱的擺放原則作了介紹,因切實可行,尚有一些參考價值,特加以編寫,供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眾所周知,聽音室的聲學環境對音響系統的重放效果有著遠比其它任何一種音響器材更大的影響。雖然有不少改善聲學環境的方法,但對聽音室作過多的處理反而會誤事。比方說,讓聲音能有所擴散當然很好,擴散讓聲音向四面八方散射并能避免出現回聲,然而,要是讓屋子里處處皆為擴散表面,便會使立體聲的聲像定位變壞,聲音皆向四方傳播而無法精確地聚焦為聲像。
小房間的室內聲學情況則更為復雜。雖說好些音響書刊專門對此作了介紹,但都說不出確切中肯的意見,問題在于有不少相互矛盾之處,不同的專家也發表了不同的意見。但關于室內聲學環境和音箱的擺放位置及聆聽位置對音響重放效果所起的重大影響倒是意見一致的,本文將不談那些深奧的原理以及那些稀奇古怪的處理室內聲學環境的方法。我們只介紹一些簡單實用的和人人能做得到的處理室內聽音環境的方法。
1、在地面鋪一塊厚實的地毯。
最可能會對聲波加以嚴重反射的恐怕便是地面了。雖然地毯對低頻不大能起作用,但首先要辦的事便是設法吸收些高頻的反射。在直達聲之后頭5mS(毫秒)或稍后幾毫秒形成的早期反射,將會變成直達聲的一部分,又因它們多來自同一方向,因而便會讓人聽到。應當避免讓發聲純真的音箱去夾雜著發出些地面反射回來的高頻聲。又因為不大可能在天花板上加些軟襯墊,因此,如果不在地面上鋪陳以地毯,便會有兩個平行而且反射強的表面,聲波就將在地面與天花板之間來回地反射,從而讓聲音變得難聽。
2、在窗戶上掛窗簾。
在一些音樂廳中,總是避免裝有反射的玻璃。在聽音室內,由于各面墻壁都離得很近,因之,玻璃所產生的反射聲很容易會讓人感到討厭。可以設法在窗戶上掛些可以拉開的窗簾,在聆聽音樂時便拉上窗簾。另外,不要在聽音室內擺放帶有玻璃前面板的書柜和家俱。
3、設法破壞平行墻面的反射。
平行的墻壁同地面和天花板一樣,皆有可能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反射,從而出現“多次回聲”,讓聲音變得難聽。可以用力拍擊雙手,如果聽到了回聲,便說明聽音室內有些問題。書架、尤其是亂七八糟隨意擺放些書籍的書架,作為聲波的擴散器,便可以隔斷那些平行面的反射,雖然已有好些專門制作的聲擴散屏出售,但在聽音室內擺放幾個書架便可以起到相當不錯的效果。
4、在高音單元的“鏡像反射點”上粘貼些泡沫。
除非聽音空的天棚猶如教堂那么高大,否則便應在音箱的每一高音單元的“鏡像反射點”粘貼些泡沫塊。所謂“鏡像反射點”指的是這樣的點:當將一面鏡子擺放在天花板上(或地面)的某個點時,能夠從聆聽位置上看到鏡中的高音單元。雖然對于天花板的處理不必像對地面的處理那樣嚴格,但能夠作適當的處理仍然是很有好處的。比較圖1和圖2便可看出,當在天花板的鏡像反射點貼以厚度不過幾個毫米而面積不超過0.1m2的泡沫后,室內的聽音環境便已得到了改善。
5、不能讓混響過長。
在鏡像反射點粘貼些小的泡沫塊并不會讓聽音室有過多的變化。然而,要是粘貼大塊的泡沫或是掛上相當厚實的窗簾時,便會因為吸聲過多而讓重放出來的音樂聽來有死氣沉沉的感覺。薄而輕的吸聲材料將能很好地吸收高頻,但卻對低頻不起作用。通常,吸聲材料的厚度得大體上同聲波的半個波長相當,才會起到吸聲的作用。對于10kHz的聲波來說,波長僅3.4cm,因此,因厚度幾個厘米的泡沫便可以吸收高頻;然而對于200Hz的低頻,因為波長已大到1.7m,因此,用厚度只不過幾個厘米的泡沫自然便無濟于事了。因之,聽音室內將明顯地會存在音調的不平衡。人們所聽到的將多半是帶有混響的聲場,而且高頻多被吸收而低頻吸收甚少。
6、可稍許貼近些音箱去聆聽。
有時,偶而進行些嘗試,便不妨坐在稍許靠近音箱的地方去聆聽音樂。實際上,有許多人便往往因為坐在遠離箱的地方去聆聽音樂,因而實際上是在聽房間而不是聽音箱。靠近些去聽會感到愉悅,雖然未見得能夠像聽直接從音箱中發出來的聲音那么真切,但作為一種試聽標準的比較倒是不無好處的。順便講一下,其實幾乎所有的錄音制品在錄音時,不論錄音是好是壞,皆是在“近場”進行監聽的。
7、地面反射實乃聲染的一大來源。
前面曾提過,用吸聲材料可以吸收地面和天花板的早期反射的高頻部分。此處所指的早期反射便是在直達聲之后頭5mS內到達的那些反射聲。如此迅速便反射回來的聲波將會跟直達聲融合在一起。這些早期反射的兩個頂端倍頻程將只會產生一些刺耳的聲音,但是其中頻段便會產生聲染。由圖3和圖4可見,在存在
上一篇:音箱的主要技術性能
上一篇:音箱選購的基礎知識問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