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03年中國半導體市場
發布時間:2007/8/28 0:00:00 訪問次數:678
已進入第四季度的2003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占據主流地位的仍就是國內芯片廠商大都引進二手設備生產線,而這種狀況看來在未來兩年內還將繼續。對廣大設備提供商來說,當前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的大小并不具備實質性的參考價值,因此加強與國內半導體芯片制造商之間的關系,為其提供良好的服務將是半導體設備廠商在未來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切入點。
對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說,2003年又是一個熱鬧的一年。南京高新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在南京建設兩條6英寸的芯片生產線,另外已經啟動或者宣布啟動的還有常州賽米微電子的5/6英寸生產線、沈陽的6/8英寸芯片生產線、無錫上華的6英寸生產線項目等。此外,還有眾多意向性的芯片生產線項目正在談判和籌備之中。賽迪顧問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的規模每年將達到20億美元,在未來的幾年中,這個市場還將有跳躍式的發展。
這么大的市場,全球的半導體設備廠商自然不想輕易放過。特別是自從2000年開始,全球的半導體設備市場在經歷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之后就一路陷入了困境之中。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這三年更是舉步艱難,即使是排在前幾位的大半導體設備廠商,其收入也一直是嚴重下滑。例如半導體設備行業的領頭人美國應用材料2002年的銷售收入只有36.7億美元,相對于2001年的49.2億美元下滑了25.3%。雖然2003年年初的各種跡象表明全球半導體市場將開始出現轉機,但是普遍的看法還是認為,2003年是半導體設備市場過渡的一年,而不是明顯的周期性復蘇的一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有可能在2003年下半年觸底反彈,但是最早的明顯上升可能也要等到2004年。然而,這么大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到底能否從中分得一杯羹呢?又能夠分得多大的一杯羹呢?
眾所周知,半導體制造行業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一條6英寸的芯片生產線(0.5~0.6微米)其投資需要5至6億美元,一條8英寸的芯片生產線(0.25~0.18微米)則要15個億,即使是二手的生產線也需要1~2億美金。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半導體產業利潤空間也相當小,高階領域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價格十分昂貴,因此,全球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為了減少投資資金以及設備的折舊費用,同時兼顧到自身的實際情況,中國的芯片制造企業選擇了二手設備。例如:上海貝嶺規劃中的8英寸0.25微米生產線一直傳聞不斷,最多的是將從臺灣聯電手中購買8英寸設備,雙方決策層也有過接觸和互訪,但是至今都未成定案。寧波中緯投資2.2億美元建設兩條月產3萬片6英寸芯片廠,引進的是臺積電的6英寸生產線,目前已經正在安裝調試。珠海南科今年也準備建設一座8英寸芯片廠,該廠前期將導入0.5微米制程,隨后開發0.25微米及0.13微米制程,目前已有消息證實其8英寸生產線將進口美國和日本的二手設備。臺積電上海松江工廠在2003年年初已經打樁,如果工程順利的話,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將投產,至于生產線方面臺積電將直接把臺灣工廠原有的一條8英寸生產線轉移過來。即使是中芯國際,其0.35微米和0.25微米的制造設備也是通過日本中芯國際從日本半導體制造商手中采購二手設備而得來的。以上這些項目每條芯片生產線投資均在1~2億美元左右。
二手設備成了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的重頭戲,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在中國市場的獲利無疑將大打折扣,他們從中國半導體芯片制造廠商手中大規模拿到新設備訂單的可能性將很小。沒有了新設備的訂單,半導體設備廠商將何去何從?
目前階段,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應該轉變思路,將“服務”作為中國半導體市場的主要切入點。通過對半導體設備(不管是新設備還是二手設備)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加強與中國國內半導體芯片制造廠商之間的關系,樹立良好的售后服務印象,從而在將來大幅度增加新產品的銷售。目前,大部分的半導體設備廠商都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前些時間的Semicon China 2003和Electronic China 2003展會當中,就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以往的展會中,這些世界著名半導體設備巨頭通常是不遺余力的展示他們的最新產品,但這在這兩次展會中,設備制造廠商在展出產品的同時,卻打出了“在恰當的時候為客戶做正確的事”等服務口號,而且服務方式也已經轉變為本地化經營的策略。
同時,某些世界著名半導體設備巨頭已經或者開始籌劃在中國成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從事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在上海已經成立了中國總部。韓國設備廠商對中國設備市場也非常關注,富社公司與安徽銅陵三佳電子集團公司合資開辦了半導體塑封機生產企業,日本山田公司、韓國豐山公
已進入第四季度的2003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占據主流地位的仍就是國內芯片廠商大都引進二手設備生產線,而這種狀況看來在未來兩年內還將繼續。對廣大設備提供商來說,當前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的大小并不具備實質性的參考價值,因此加強與國內半導體芯片制造商之間的關系,為其提供良好的服務將是半導體設備廠商在未來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切入點。
對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說,2003年又是一個熱鬧的一年。南京高新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在南京建設兩條6英寸的芯片生產線,另外已經啟動或者宣布啟動的還有常州賽米微電子的5/6英寸生產線、沈陽的6/8英寸芯片生產線、無錫上華的6英寸生產線項目等。此外,還有眾多意向性的芯片生產線項目正在談判和籌備之中。賽迪顧問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的規模每年將達到20億美元,在未來的幾年中,這個市場還將有跳躍式的發展。
這么大的市場,全球的半導體設備廠商自然不想輕易放過。特別是自從2000年開始,全球的半導體設備市場在經歷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之后就一路陷入了困境之中。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這三年更是舉步艱難,即使是排在前幾位的大半導體設備廠商,其收入也一直是嚴重下滑。例如半導體設備行業的領頭人美國應用材料2002年的銷售收入只有36.7億美元,相對于2001年的49.2億美元下滑了25.3%。雖然2003年年初的各種跡象表明全球半導體市場將開始出現轉機,但是普遍的看法還是認為,2003年是半導體設備市場過渡的一年,而不是明顯的周期性復蘇的一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有可能在2003年下半年觸底反彈,但是最早的明顯上升可能也要等到2004年。然而,這么大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到底能否從中分得一杯羹呢?又能夠分得多大的一杯羹呢?
眾所周知,半導體制造行業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一條6英寸的芯片生產線(0.5~0.6微米)其投資需要5至6億美元,一條8英寸的芯片生產線(0.25~0.18微米)則要15個億,即使是二手的生產線也需要1~2億美金。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半導體產業利潤空間也相當小,高階領域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價格十分昂貴,因此,全球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為了減少投資資金以及設備的折舊費用,同時兼顧到自身的實際情況,中國的芯片制造企業選擇了二手設備。例如:上海貝嶺規劃中的8英寸0.25微米生產線一直傳聞不斷,最多的是將從臺灣聯電手中購買8英寸設備,雙方決策層也有過接觸和互訪,但是至今都未成定案。寧波中緯投資2.2億美元建設兩條月產3萬片6英寸芯片廠,引進的是臺積電的6英寸生產線,目前已經正在安裝調試。珠海南科今年也準備建設一座8英寸芯片廠,該廠前期將導入0.5微米制程,隨后開發0.25微米及0.13微米制程,目前已有消息證實其8英寸生產線將進口美國和日本的二手設備。臺積電上海松江工廠在2003年年初已經打樁,如果工程順利的話,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將投產,至于生產線方面臺積電將直接把臺灣工廠原有的一條8英寸生產線轉移過來。即使是中芯國際,其0.35微米和0.25微米的制造設備也是通過日本中芯國際從日本半導體制造商手中采購二手設備而得來的。以上這些項目每條芯片生產線投資均在1~2億美元左右。
二手設備成了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的重頭戲,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在中國市場的獲利無疑將大打折扣,他們從中國半導體芯片制造廠商手中大規模拿到新設備訂單的可能性將很小。沒有了新設備的訂單,半導體設備廠商將何去何從?
目前階段,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應該轉變思路,將“服務”作為中國半導體市場的主要切入點。通過對半導體設備(不管是新設備還是二手設備)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加強與中國國內半導體芯片制造廠商之間的關系,樹立良好的售后服務印象,從而在將來大幅度增加新產品的銷售。目前,大部分的半導體設備廠商都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前些時間的Semicon China 2003和Electronic China 2003展會當中,就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以往的展會中,這些世界著名半導體設備巨頭通常是不遺余力的展示他們的最新產品,但這在這兩次展會中,設備制造廠商在展出產品的同時,卻打出了“在恰當的時候為客戶做正確的事”等服務口號,而且服務方式也已經轉變為本地化經營的策略。
同時,某些世界著名半導體設備巨頭已經或者開始籌劃在中國成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從事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在上海已經成立了中國總部。韓國設備廠商對中國設備市場也非常關注,富社公司與安徽銅陵三佳電子集團公司合資開辦了半導體塑封機生產企業,日本山田公司、韓國豐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