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DSP的流媒體編解碼器(圖)
發布時間:2007/8/23 0:00:00 訪問次數:525
作者:Danny Wilson, Ramon Trombetta
可編程的DSP可用于實現各種現有的編解碼器和將來的編解碼標準。目前的趨勢是每兩年就會發布新的編解碼標準,每個新標準會需要更多的DSP周期。因此,選擇具有兼容性發展藍圖的DSP平臺(如ZSP)非常重要,這樣通過系統升級而不是重新設計即可滿足未來的系統要求。
多媒體將選定的所有元素(包括文字、音頻、靜態圖像、視頻和圖形)集成到單一媒體對象中。流技術(Streaming technology)可在媒體對象被讀取、收聽或者觀看的同時實時傳輸這些對象。在RealAudio公司1995年提供首個商用流媒體產品之前,絕大部分的互聯網媒體文件需要完整下載后才能播放。而現在,不必等到流音頻剪片(clip)下載完成才能播放,而是在傳輸的過程中就可以回放。
圖1:aacPlus系列編解碼器。
流媒體數據由服務器端發送,并由客戶端接收和實時顯示。當接收緩沖器包含足以避免數據遺失的足夠多信息時,客戶端就可以開始播放音頻/視頻,以避免信息遺失。專用的多媒體服務器通常用于實施基于網絡的流傳輸。多媒體服務器可以連續地傳輸數據,而不會出現爆發式傳輸和長時間的停滯,所以在回放開始之前,客戶端只需要很少的緩沖數據。
業已出現在嵌入式DSP上的音頻/視頻壓縮算法是提供流傳輸所需實時性能的關鍵。由于它們具有對數字數據進行編碼和解碼的能力,此類算法被稱為編解碼器。
雖然流傳輸通常與分布式計算機網絡的關系最為密切,但是其它形式的數字通訊同樣需要流傳輸。數字音頻廣播(如DRM、XMSR、Sirius Satellite Radio)、數字廣播電視(如Direct TV、韓國的T-DMB)、3GPP手機和藍牙手機等均需要使用編解碼器,以滿足流傳輸要求。此外,編解碼器在存儲壓縮等非流傳輸應用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標準化的編解碼器提供最高度的互通性。流傳輸音頻標準有:MPEG1/2、Layer 3(MP3)、數字杜比AC-3、MPEG2 AAC、WMA和Ogg Vorbis。通用的視頻壓縮標準包括MPEG2、MPEG4 SP/ASP、MPEG4 AVC/H.264和WMV。
標準音頻編解碼器
MP3:MP3原本用于表述MPEG1 Layer 3,但是日常應用中已經發展至包含Layer 1, Layer 2以及Fraunhofer Institute所擴展的MPEG 2.5。MP3是得到最高認知度的編解碼器之一,在互聯網編解碼器中具有最大的用戶群。但是為達到近CD品質音頻,對某些難應付的內容需要高于192kbps速率。
MPEG1、Part 3 (ISO/IEC 11172-3):定義了雙聲道,采樣率為32、44.1或者48KHz,編碼率從32 到 384kbps的編解碼方法。此標準描述了三個相關方法:Layers I、II、和 III。Layer III提供最高的壓縮率,但是復雜度也最高。
圖2:標準視頻編解碼器的發展時間表。
MPEG2、Part 3 (ISO/IEC 13818-3):對MPEG1標準提供了兩個重要的改進。首先,低比特率需求通過使“低采樣率(LSF)”擴展標準化而得到滿足。該編解碼器提供了16、22.05、和24kHz采樣率編碼方法;其次,MPEG1模式被擴展為支持上至12聲道的音頻數據。Fraunhofer的低頻率擴展,即MPEG2.5,提供了MPEG2一半的采樣頻率選擇:8、11.025和12kHz。
數字杜比(AC-3):目前,數字杜比具有最大的多聲道編解碼用戶群。通過將多聲道整合至單一編碼對象中,數字杜比實現了高品質、低復雜度音頻壓縮。盡管該算法與編碼聲道的數量無關,目前的實現方案已經接受了SMPTE的建議,即采用了由5個全帶寬音頻聲道和1個用于低音的分帶寬聲道組成5.1聲道:分別為左、中、右、左環繞、右環繞和低頻擴展(LFE)。
數字杜比支持靈活的播放方式:1聲道到5.1聲道,32、44.1或者48KHz采樣率,比特率從32 到640kbps。解碼后的音頻可自動匹配播放系統以提供與音響配置無關的最佳品質的音效。
aacPlus系列編解碼器:Coding Technologies公司已經開發了
作者:Danny Wilson, Ramon Trombetta
可編程的DSP可用于實現各種現有的編解碼器和將來的編解碼標準。目前的趨勢是每兩年就會發布新的編解碼標準,每個新標準會需要更多的DSP周期。因此,選擇具有兼容性發展藍圖的DSP平臺(如ZSP)非常重要,這樣通過系統升級而不是重新設計即可滿足未來的系統要求。
多媒體將選定的所有元素(包括文字、音頻、靜態圖像、視頻和圖形)集成到單一媒體對象中。流技術(Streaming technology)可在媒體對象被讀取、收聽或者觀看的同時實時傳輸這些對象。在RealAudio公司1995年提供首個商用流媒體產品之前,絕大部分的互聯網媒體文件需要完整下載后才能播放。而現在,不必等到流音頻剪片(clip)下載完成才能播放,而是在傳輸的過程中就可以回放。
圖1:aacPlus系列編解碼器。
流媒體數據由服務器端發送,并由客戶端接收和實時顯示。當接收緩沖器包含足以避免數據遺失的足夠多信息時,客戶端就可以開始播放音頻/視頻,以避免信息遺失。專用的多媒體服務器通常用于實施基于網絡的流傳輸。多媒體服務器可以連續地傳輸數據,而不會出現爆發式傳輸和長時間的停滯,所以在回放開始之前,客戶端只需要很少的緩沖數據。
業已出現在嵌入式DSP上的音頻/視頻壓縮算法是提供流傳輸所需實時性能的關鍵。由于它們具有對數字數據進行編碼和解碼的能力,此類算法被稱為編解碼器。
雖然流傳輸通常與分布式計算機網絡的關系最為密切,但是其它形式的數字通訊同樣需要流傳輸。數字音頻廣播(如DRM、XMSR、Sirius Satellite Radio)、數字廣播電視(如Direct TV、韓國的T-DMB)、3GPP手機和藍牙手機等均需要使用編解碼器,以滿足流傳輸要求。此外,編解碼器在存儲壓縮等非流傳輸應用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標準化的編解碼器提供最高度的互通性。流傳輸音頻標準有:MPEG1/2、Layer 3(MP3)、數字杜比AC-3、MPEG2 AAC、WMA和Ogg Vorbis。通用的視頻壓縮標準包括MPEG2、MPEG4 SP/ASP、MPEG4 AVC/H.264和WMV。
標準音頻編解碼器
MP3:MP3原本用于表述MPEG1 Layer 3,但是日常應用中已經發展至包含Layer 1, Layer 2以及Fraunhofer Institute所擴展的MPEG 2.5。MP3是得到最高認知度的編解碼器之一,在互聯網編解碼器中具有最大的用戶群。但是為達到近CD品質音頻,對某些難應付的內容需要高于192kbps速率。
MPEG1、Part 3 (ISO/IEC 11172-3):定義了雙聲道,采樣率為32、44.1或者48KHz,編碼率從32 到 384kbps的編解碼方法。此標準描述了三個相關方法:Layers I、II、和 III。Layer III提供最高的壓縮率,但是復雜度也最高。
圖2:標準視頻編解碼器的發展時間表。
MPEG2、Part 3 (ISO/IEC 13818-3):對MPEG1標準提供了兩個重要的改進。首先,低比特率需求通過使“低采樣率(LSF)”擴展標準化而得到滿足。該編解碼器提供了16、22.05、和24kHz采樣率編碼方法;其次,MPEG1模式被擴展為支持上至12聲道的音頻數據。Fraunhofer的低頻率擴展,即MPEG2.5,提供了MPEG2一半的采樣頻率選擇:8、11.025和12kHz。
數字杜比(AC-3):目前,數字杜比具有最大的多聲道編解碼用戶群。通過將多聲道整合至單一編碼對象中,數字杜比實現了高品質、低復雜度音頻壓縮。盡管該算法與編碼聲道的數量無關,目前的實現方案已經接受了SMPTE的建議,即采用了由5個全帶寬音頻聲道和1個用于低音的分帶寬聲道組成5.1聲道:分別為左、中、右、左環繞、右環繞和低頻擴展(LFE)。
數字杜比支持靈活的播放方式:1聲道到5.1聲道,32、44.1或者48KHz采樣率,比特率從32 到640kbps。解碼后的音頻可自動匹配播放系統以提供與音響配置無關的最佳品質的音效。
aacPlus系列編解碼器:Coding Technologies公司已經開發了
上一篇:基于DSP的正弦信號發生器設計
上一篇:移相法用于SSB信號的調制